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克什
(1).满语。原义为恩,赐予。指皇上恩赐之物。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七:“ 满州 以恩泽为克什,凡颁赐之物出自上恩者,皆谓之克什。”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长子次子皆郎中,入都祝嘏。赏 圆明园 听戯,赐克什。”
(2).指供品。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忽见 鶯儿 端了一盘瓜果进来,説:‘太太叫人送来给二爷吃的,这是老太太的克什。’”
《漢語大詞典》:恤赉(卹賚)
安抚赐予;抚恤赏赐。 唐 卢子 《逸史·齐映》:“ 齐公 拜谢。自后数往,皆有卹賚。”明史·何文辉传:“遣官营葬 滁州 东沙河 上,卹賚甚厚。”
《国语辞典》:彩钱(彩钱)  拼音:cǎi qián
旧时称官长或长辈赐予的赏钱为「彩钱」。
《漢語大詞典》:封授
封建帝王赐予臣民以名位或土地财物等。晋书·苻坚载记上:“赦 慕容暐 及其王公已下,皆徙于 长安 ,封授有差。”魏书·食货志:“役有土居者,依法封授。”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粗婢得封:“旋命所司,如例封授。”
《漢語大詞典》:赗赐(賵賜)
因助办丧事而赐予财物。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太尉 牟融 薨。上痛惜,亲自临丧,賵赐出於丰厚。”
《漢語大詞典》:鼎赐(鼎賜)
极厚的赐予。旧时书信中的敬辞。 明 卢象升 《与少司成吴葵庵书》之五:“小奴归,拜有鼎赐,兼承破格之恩,感而欲涕。”
《漢語大詞典》:世券
犹铁券。 明 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明史·吴良传:“封 江阴侯 ,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明史·孙镗传:“ 英宗 復辟,以‘夺门’功封 怀寧伯 ,寻予世券。” 明 李贽 《刘伯温》:“袭封 诚意伯 ,增禄五百石,且予世券。”
《國語辭典》:饯路(餞路)  拼音:jiàn lù
馈赠程仪给即将远行的人,或以酒食为之送别。《新唐书。卷二○六。外戚传。杨国忠传》:「出有赐,曰『饯路』,返有劳,曰『软脚』。」
《漢語大詞典》:赐鸩(賜鴆)
赐予毒酒令自杀。北史·李敏传:“其妻 宇文氏 寻亦赐鴆而终。”旧唐书·李训传:“ 训 既作相,以 守澄 为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罢其禁旅之权,寻赐酖杀之。”新唐书·忠义传下·贾直言:“父 道冲 ,以艺待詔, 代宗 时,坐事赐鴆。”
《漢語大詞典》:命屦(命屨)
(1).古代帝王赐予命夫、命妇的单底鞋。
(2).指帝王赐屦于命夫、命妇。周礼·天官·屦人“辨内外命夫、命妇之命屨” 汉 郑玄 笺:“次命屨於孤卿、大夫,则白屨、黑屨。”
《漢語大詞典》:灵煦(靈煦)
神灵赐予恩惠。 唐 宋之问 《祠海》诗:“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
《漢語大詞典》:隆佑(隆祐)
上天赐予的福祐。 南朝 梁 沈约 《前缓声歌》:“隆祐集皇代,委祚溢 华 嵩 。”一本作“ 降祐 ”。
《漢語大詞典》:赉给(賚給)
赏赐,赐予。隋书·食货志:“所有賚给,不踰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於廊廡之下。”
分類:赏赐赐予
《國語辭典》:同进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拼音:tóng jìn shì chū shēn
古代科举及第者,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称号。《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五甲同进士出身。」《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漢語大詞典》:香火秀才
即奉祀生。不经科举考试,赐予秀才功名,以管理先祖祠庙的祭祀。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言怀》:“有箇朋友 韩子才 ,是 韩昌黎 之后,寄居 赵佗王臺 。他虽是香火秀才,却有些谈吐,不免随喜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