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赵翼(字 蜚卿、飞卿 号 浦渚、存斋 文孝 )
赵翼(别称 赵兵备 字 耘松、云崧、云松、耘崧 号 瓯北、裘萼、三半老人 )
其它辞典(续上)
赵颢( 翼王、楚王、吴王、祁国公、昌王、岐王、扬王 名 仲糺 字 仲明 荣 )赵翼(字 蜚卿、飞卿 号 浦渚、存斋 文孝 )
赵翼(别称 赵兵备 字 耘松、云崧、云松、耘崧 号 瓯北、裘萼、三半老人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英宗次子。初名仲糺,字仲明。哲宗朝,历成德、横海、淮南、荆南节度使。嗜学,好图书,博求善本。工飞白。善射。累封楚王。卒年四十七。谥荣。徽宗时改封吴王。全宋文·卷二五九五
赵颢(一○五○——一○九六),字仲明,初名仲糺,英宗子。嘉祐八年四月自右内率府副率为和州防禦使,迁明州观察使,封祁国公。治平初进保宁军节度使、东阳郡王。四年,加武昌武安等军节度使,封昌王。又徙泰宁军节度使,封岐王。神宗立,进雍王。哲宗即位,封扬王,寻迁徐王、翼王、楚王。绍圣三年九月卒。颢颖异嗜学,工飞白,喜藏异书。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三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六,《宋史》卷二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蜚卿、飞卿,号浦渚、存斋,谥文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9—1814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耘松,一字云崧,号瓯北。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殿试第三,授编修,历广西镇安知府,官至贵西道。曾佐两广总督李侍尧幕。晚主讲安定书院。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又精史学。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赵翼,字云崧,号瓯北,阳湖人。乾隆辛巳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贵西兵备道。有《瓯北集》。全台诗
赵翼(1727~1814),字云松,又字耘松,号瓯北,晚署三半老人。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冬,授广西镇安府知府,曾开府仓以周民急。乾隆三十五年(1770)调广东广州府,次年擢贵州贵西兵备道。后出任县令。乾隆五十二年(1787)因台湾林爽文之役,尝佐闽浙总督李侍尧幕。赵翼计谋调兵遣将,擘画军需,所提制敌策略,卓越中肯,李侍尧倚之如左右手。乾隆五十三年(1788)春,林爽文被捕,赵翼以军事已毕,请辞归,坚决不受封赏。晚年归乡里,以著述自娱。在诗坛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著有《皇朝武功纪盛》、《二十二史劄记》、《瓯北诗话》、《瓯北诗集》等〖参考《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台银本、《清耆献类徵选编》,台银本。〗。 赵翼在清代诗坛颇具影响力,论诗不标举宗派;而其诗学精神实从宋诗来。擅长以平铺直叙的手法写诗,似嘲似谑,洪亮吉因此谓其作「如东方正谏,时带诙谐」;袁枚则称其诗:「忽正忽奇,忽庄忽俳。稗史方言,皆可闻入」。以下所收,乃以嘉庆壬申(1812)湛贻堂版《瓯北集》为底本,参考湛贻堂版《瓯北诗钞》、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而来。(施懿琳撰)黄鹤楼志·人物篇
赵翼(1727—1814)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殿试探花。曾任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中年辞官归里,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诗与袁枚齐名,并称“袁赵”,袁赵与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与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之一。曾作五言排律《题黄鹤楼十六韵》,有“楼真千尺回,地以一诗传”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