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急急  拼音:jí jí
急速的样子
《國語辭典》:急忙  拼音:jí máng
急迫匆忙。《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娘,你可急忙告报官司去,恐带累咱们!」《西游记》第一回:「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
《漢語大詞典》:着紧(着緊)
(1).紧要;重要。朱子语类卷二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须是见得自家心里常有一箇合当著紧底道理。” 孙中山 《〈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文明越发达,社会问题越著紧。”
(2).抓紧;赶紧。朱子语类卷二一:“大率人情处自己事时,甚著紧。把他人便全不相干,大段缓了,所以为不忠。”
(1).紧要;重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他着紧处将人慢。” 王季思 校注:“是説在紧要关头怠慢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先讲那会吃醋的……不是自已久不生育,便是生育不存,把宗祧家业看得着紧,给丈夫置几房姬妾。”
(2).抓紧;赶紧。《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出月初二日准起身,定不的年岁,还到 荆州 买纸, 川 广 贩香蜡,着紧一二年也不止。”儒林外史第六回:“方纔若不如是着紧的问 严老爷 要喜钱、酒钱, 严老爷 已经上轿去了。”
(3).犹焦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诸僧众各逃生,众家眷谁瞅问,这生不相识横枝儿着紧。” 王季思 校注引 王伯良 曰:“非亲非故,乃曰我能退兵,是所谓横枝儿着紧也。”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 连日不见公子进院,十分着紧,就教小廝 四儿 街上去寻。”
(4).着意;留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元来世上妇人,除了那十分贞烈的,説着那话儿无不着紧。” 清 李渔 《凰求凤·先醋》:“説亲的时节,不要上门去讲,只在路上候他,要在有意无意之间,使他听见了,自然会着紧。”
《漢語大詞典》:着急(著急)
焦躁不安。 宋 杨万里 《晓行闻竹鸡》:“路不唤君君自去,为谁著急不归休。”
(1).焦躁不安。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这个当儿, 张金凤 更比她父母着急。”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游仙窟的销场的确不坏,但改正错字之处,还是算了罢,出版者不以为意,读者不以为奇,作者一人,空着急亦何用?”
(2).赶紧。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只是而今我父亲病着……如今我弟兄着急请先生替父亲医。”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还有十几里。客人,你要着急些走。”
《國語辭典》:逼紧(逼緊)  拼音:bī jǐn
看紧、盯牢、逼迫得紧。如:「一到考期,老师总会逼紧学生用功。」
分類:逼近赶紧
《國語辭典》:从速(從速)  拼音:cóng sù
赶紧、赶快。如:「这件事情须从速处理,不得延误。」
《漢語大詞典》:紧忙(緊忙)
(1).急忙;赶紧。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数量着噥过,紧忙里做作,似蝎子的老婆。” 萧军 《一幅画》:“‘哎呀……你是乡上的吗?’听语声是着急了。我紧忙说:‘我是 小张 啊!’”
(2).紧张繁忙。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在最紧忙的夏天, 生宝 从地里回来,要蹲在铺着被儿的炕上吃饭,要不然吃饭中间一瞌睡,碗就掉在地上打碎了。”
《國語辭典》:赶忙(趕忙)  拼音:gǎn máng
快速、急忙。《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一语提醒下他,赶忙去拜王总教。」
分類:赶紧连忙
《國語辭典》:赶即(趕即)  拼音:gǎn jí
马上、立刻。《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陆制军呆了一呆,只得送他出去,赶即写一封信,叫人飞奔的送与历城县。」
分類:赶紧立即
《國語辭典》:赶急(趕急)  拼音:gǎn jí
急急忙忙。《老残游记》第六回:「那雪便纷纷乱下,回旋穿插,越下越紧,赶急走回店中。」
分類:赶紧急忙
《漢語大詞典》:急早
犹及早,赶紧。 元 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三折:“量你止有十万军马,急早投降。”白雪遗音·马头调·麻衣神相:“休恋人间风月场,急早回头觅才郎。” 张秀熟 《五四运动在四川的回忆》:“我们若不急早起来想一个法儿,改造我们的旧环境,寻求我们的新生活,增进我们的人格,我们岂不为万国劳动会所耻笑么?”
分類:及早赶紧
《漢語大詞典》:赶着
赶紧,使不误时。例如:赶着返校。
趁着;当着。例如:这项工作应赶着在月底完成。
一个接一个地。例如:人们都赶着进了屋子。
逢迎,攀附。例如:赶着叫大娘,左一声,右一声。
驱赶;驾驭。例如:赶着一辆马车。
《國語辭典》:废话(廢話)  拼音:fèi huà
无意义的话。如:「废话连篇」。也作「费话」。
《国语辞典》:敢紧(敢紧)  拼音:gǎn jǐn
赶紧,加快速度。如:「客人都到门口啦!你还不敢紧收拾一下。」
《漢語大詞典》:取装(取裝)
赶紧收拾行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 牛 乃率子纪理肆务;居之三月,乃以诸籍委子,取装西归。”一本作“ 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