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元由
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宋书·王景文传》:“臣遣 李武之 问 儼 元由。” 清 郝懿行 《晋宋书故·元由》:“元,始初也;由,萌蘖也。论事所起,或言元起,或言元来,或言元故,或言元旧,皆是也。今人为书,元俱作原字……盖起於前 明 初造,事涉 元 朝,文字簿书率皆易‘元’为原。”
《漢語大詞典》:粘叶
起始于宋代的一种古书装订形式。即所谓蝴蝶装。
《漢語大詞典》:黏叶(黏葉)
起始于 宋 代的一种古书装订形式。即所谓蝴蝶装。 宋 王洙 王氏谈录·录书须黏叶:“公言作书册,黏叶为上,虽岁久脱烂,苟不逸去,寻其叶第,足可抄録次叙。”参阅 毛春翔 《古书版本常谈·宋刻本》
《漢語大詞典》:转化率
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某反应物的转化浓度(等于某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的差)与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比值的百分比。可用以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国语辞典》:震源  拼音:zhèn yuán
地球内部地震发源的地点。也就是断层破裂、火山爆发或陨石撞击的起始点。
《國語辭典》:溯源穷流(溯源窮流)  拼音:sù yuán qióng liú
上溯本源,穷尽支流。比喻钻研学问,博大精微。《清史稿。卷五○三。艺术传二。吴熙载传》:「世臣创明北朝书派,溯源穷流,为一家之学。」
《漢語大詞典》:同源异流(同源異流)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明 何景明 《寄粹夫》诗之一:“君就 河内 栖,予从 关 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乖心跡。”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何景明》:“﹝ 仲默 ﹞惟七言律与 献吉 同源而异流。”亦作“ 同源异派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
《国语辞典》:颈动脉窦(颈动脉窦)  拼音:jǐng dòng mài dòu
颈动脉窦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颈部两侧各一,如黄豆大小。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过多或缺氧时,可接受刺激,传至延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国语辞典》:从头再来(从头再来)  拼音:cóng tóu zài lái
自起始处重新开始。如:「他把拼图打散,打算从头再来拼凑。」
分类:起始重新
《漢語大詞典》:方位角
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作为起始方向线,沿顺时针方向到该点至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从真子午线起算的称为“真方位角”,用于精密测量;从磁子午线起算的称为“磁方位角”,用于航空、航海;从坐标网纵线起算的称为“坐标方位角”,用于军事(炮兵)。
《國語辭典》:盲肠(盲腸)  拼音:máng cháng
大肠的上段,在人体腹腔右边。乃一盲囊构造,囊底无开口,只接退化的阑尾,上接小肠,下接结肠,在两端中间侧面有回肠、盲肠括约肌,为食物由小肠进入大肠的门户。
《漢語大詞典》:连头搭尾(連頭搭尾)
从起始到末尾。表示时间总数。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连头搭尾十年了。’ 钱先生 想这正是个好机会,应该把要说的话立刻跟着说出来。” 徐哲身 《反啼笑因缘》第二八回:“幸亏 北平 到 上海 沿途都有火车,连头搭尾不消三天,已经安抵 申江 。”亦作“ 连头带尾 ”。 叶文玲 《长塘镇风情·井旁的柚子树》:“虽然连头带尾只过了三天,但那是什么样的三天呵,简直比以往的三十天还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