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江 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宋 苏辙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诗:“不知江路长,但觉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玑还莆田》诗:“寒风江路兼山路,落日长亭更短亭。”
(2).江边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2).江边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國語辭典》:下路 拼音:xià lù
1.前面的路。《韩非子。十过》:「韩使人之楚,楚王因发车骑,陈之下路。」《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后秦郡府将宋齐受使至涂口,行达桃墟村,见有七人下路聚语。」
2.长江下游一带。《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著顺风行走,忽地被一阵大风,直打向到岸边去。」
3.往前走。《西游记》第二一回:「行者执了帖儿,转身下路。」
2.长江下游一带。《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著顺风行走,忽地被一阵大风,直打向到岸边去。」
3.往前走。《西游记》第二一回:「行者执了帖儿,转身下路。」
《骈字类编》:两路(两路)
宋史真宗纪:景德二年春正月癸丑,罢诸路行营,合镇,定两路都部署为一。
又选举志:累朝以广南远利,入不足以资正官,故使举人两与荐选者。试刑法于漕司,以合格者注摄两路,谓之待次摄官。
又河渠志:宜专护上约及二股堤岸。若今岁东流止添二分,则此去河势自东,近者二三年,远者四五年,候及八分以上,河流冲刷已阔,沧、德堤埽已固,自然北流日减,可以闭塞,两路俱无害矣。 元史世祖纪:诏平阳、京兆两路宣抚司佥兵七千人,于延安等处守隘,以万户郑鼎、实喇、蒙古岱领之,贫不能应役者,官为资给。
又齐书袁彖等传:论刑开二门,法有两路。
又选举志:累朝以广南远利,入不足以资正官,故使举人两与荐选者。试刑法于漕司,以合格者注摄两路,谓之待次摄官。
又河渠志:宜专护上约及二股堤岸。若今岁东流止添二分,则此去河势自东,近者二三年,远者四五年,候及八分以上,河流冲刷已阔,沧、德堤埽已固,自然北流日减,可以闭塞,两路俱无害矣。 元史世祖纪:诏平阳、京兆两路宣抚司佥兵七千人,于延安等处守隘,以万户郑鼎、实喇、蒙古岱领之,贫不能应役者,官为资给。
又齐书袁彖等传:论刑开二门,法有两路。
分类: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