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00,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李南公(字 楚老 )
吕嘉问(字 望之 )
张升卿(字 公翊 )
李孝博(字 叔升、叔师 )
王同老( 文忠 )
王崇拯(字 拯之 )
邵伯温(字 子文 )
王钦臣(字 仲至 )
程之元(字 德孺 )
胡僧孺(字 唐臣 )
萧世京(字 昌孺 )
钟世美(字 公实 )
陈安民(字 子惠 )
陈彦恭(字 子愿 )
其它辞典(续上)
李之纪(字 仲明 )李南公(字 楚老 )
吕嘉问(字 望之 )
张升卿(字 公翊 )
李孝博(字 叔升、叔师 )
王同老( 文忠 )
王崇拯(字 拯之 )
邵伯温(字 子文 )
王钦臣(字 仲至 )
程之元(字 德孺 )
胡僧孺(字 唐臣 )
萧世京(字 昌孺 )
钟世美(字 公实 )
陈安民(字 子惠 )
陈彦恭(字 子愿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人,字楚老。第进士。神宗时官至直秘阁、知延安府。时夏人犯泾原,率师捣其虚,夏人解去。累擢龙图阁直学士。为吏六十年,处事明锐,然反覆诡随,无特操,为识者所非。卒年八十三。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李南公,字楚老,郑州(治今河南郑州)人。进士及第,调浦江令,知长沙县。熙宁中,提举京西常平,提点陕西、河北刑狱,擢京西转运副使,入为屯田员外郎。为河北转运副使,加直秘阁、知延安府。进直龙图阁,擢宝文阁待制、知瀛州。拜户部、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历知永兴军、成都、真定、河南府。为吏凡六十年。卒,年八十三。《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望之。吕公弼从孙。以荫入官。神宗熙宁初权户部判官,为王安石所用,命提举市易务。后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交论市易之患,被削三秩,黜知淮阳军。哲宗绍圣中擢户部侍郎,知开封府、怀州。徽宗时责郢州安置。卒年七十七。全宋诗
吕嘉问,字望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以荫补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户部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七),依附王安石。七年,出知常州。八年,安石复相,入为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十年,安石罢,出知江宁府。元丰元年(一○七八)被劾营缮越法,徙润州。三年,降知临江军(同上书卷三○二)。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哲宗元祐元年二○八六),黜知淮阳军(同上书卷三六四)。后历知州府。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坐知成都府不能律身奉法,贬安化军节度副使,郢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五)。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嘉问,字望之,公弼从孙,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以荫入官。熙宁初,条例司引为属官,权户部判官,管诸司库务,行连灶法于酒坊,岁省薪钱十六万缗。提举京城市易务。七年,出知常州。八年,王安石复相,召检正中书户房。安石再罢,出知江宁府,徙润州。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论市易之患,削三秩,黜知淮阳军。绍圣中,擢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加直学士,知开封府。元符二年,坐荐邹浩,罢知怀州。徽宗时分司南京,光州居位,郢州安置,不久复起。以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六四七
张升卿,字公翊,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宗古子。元丰初为利州路转运判官,坐茶税不实勒停。元祐元年官通直郎,二年为广东经略司转运判官,元祐六年六月,由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知宿州。见苏颂《张君(挺卿)墓志铭》(《苏魏公集》卷五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六之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九、三七九、四○○、四五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虞城人。王尧臣子。神宗元丰三年官水部员外郎,进父遗稿,言父功。神宗嘉之,乃加赠尧臣太师,改谥文忠。以同老为秘阁校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崇拯,字拯之(《诗话总龟》前集卷四一)。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为熙河路都监,移知丰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二六七)。元丰三年(一○八○),提举河东义勇保甲。六年,兼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三○七、三三九)。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雄州。四年,为威州团练使(同上书卷三七三、四二三)。绍圣四年(一○九七),知代州(同上书卷四八五)。全宋文·卷一八二九
王崇拯,熙宁八年为文思使、西京左藏库副使。是年八月为贺辽国母生辰副使。元丰中,同管勾河东缘边安抚司,兼提举河东路保甲。元祐元年以东上閤门使、权高阳关兵马钤辖、知恩州,徙雄州,改威州团练使、客省引进使。绍圣四年知代州。元符三年管勾马军司,充修山陵都护。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四、二六七、二九四、三三八、三七三、四二三、四八四、四八五,《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六九、食货六八之四一、兵二之二七,《宋史》卷一九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邵伯温(一○五七~一一三四),字子文,洛阳(今属河南)人。雍子。哲宗元祐中以荐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初,章惇为相,欲用之,避不就,监永兴军铸钱监。徽宗时,知陕州灵宝县,政和间徙芮城县(民国《芮城县志》卷八)。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除知果州,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利州路转运副使。晚年提举太平观。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著有《邵氏闻见录》、《辨诬》等。《宋史》卷四三三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二七八○
邵伯温(一○五七——一一三四),字子文,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雍子。元祐二年,以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时不用章惇荐,仅得监永兴军铸钱监。徽宗即位,以日食求言,上书请复旧制、解元祐党锢等,为时所忌,出监华州西岳庙。久之,知陕州灵宝县,徙芮城县,主管耀州三白渠公事。除知果州,擢提点成都路刑狱,除利州路转运副使、提举太平观。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著有《河南集》、《闻见录》二十卷(存)等。《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宋城人,字仲至。王洙子。清亮有志操,欧阳修器重其文。以荫入官,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陕西转运副使,哲宗时曾奉使高丽。领开封,改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平生为文至多,所交尽名士。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校正,世称善本。有《广讽味集》。全宋诗
王钦臣,字仲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洙子。文彦博荐试学士院。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赐进士及第。元丰六年(一○八三),为陕西转运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二)。哲宗元祐初为工部员外郎。奉使高丽,还,进太仆少卿,迁秘书监。代钱协为开封尹,改集贤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有《广讽味集》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事见《宋史》卷二九四《王洙传》。今录诗十三首。全宋文·卷一五八〇
王钦臣,字仲至,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王洙之子。以父荫为大理寺丞,熙宁三年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任开封府判官,徙群牧判官。元丰中,历熙河路转运使、陕西转运副使。元祐初,为工部郎中、直秘阁,进太仆少卿,迁秘书监。六年,擢工部侍郎,权吏部侍郎。绍圣元年降知庐州,徙饶州,入元祐党籍,四年斥提举江州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起知颍昌府。卒年六十七。钦臣生平为文至多,家藏书数万卷。其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三、二六七、三二〇、三三二、三八七、四〇四、四一五、四六六、四六八、四八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选举九之三、选举三三之二一,《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宋元学案》卷九六,《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五九
程之元,字德孺,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熙宁六年为戎州司户参军,寻调夔州安抚司勾当公事,迁本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元丰二年,以太子中舍徙知嘉州。元祐初知楚州,五年,提点广南东路刑狱。七年,由右朝奉郎进主客郎中。见《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一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八、四○一、四四六、四七四、二九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胡僧孺,字唐臣,奉新(今属江西)人。直孺兄。有声哲宗元祐、绍圣间。事见清同治《奉新县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宣州旌德人,字公实。神宗元丰初游上庠,上万言书,言宣教化、备法制、择守令、复旧疆,帝大悦,授将仕郎。哲宗绍圣中为谏议大夫。有《陵阳集》。全宋文·卷二○三○
钟世美,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人。神宗时为太学内舍生,上书称旨,下国子监保明在学行义,于元丰元年十一月擢为试校书郎、睦州军事推官、太学正。四年五月,以新权江宁府观法推官为承务郎、中书户房习学公事。元符中,任福建常平,因日蚀上书乞复熙宁、绍圣故事。为宣德郎。徽宗立,以元符上书人分正邪,列世美为正等第一,时正美已卒。崇宁元年八月,赠右谏议大夫。事迹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四、三○三、三一二,《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一,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三五。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8—1129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徙居姑苏,字子愿。哲宗元祐三年进士。调太平州司法参军。除提辖河东路坑治铸钱,蔡京党王桓欲增监鼓铸,彦恭不忍以此病民,坐罢。久之,复除提点九路坑治铸钱,周行万里,课赢十余倍。拜尚书刑部郎中。遭诬黜监滑州酒事,乞提举江州太平观。除知寿春府,以计招叛将李安,临阵斩剧贼李全,州以无事。金兵南渡,避地辗转数州,至会稽以疾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