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彦稽。哲宗绍圣四年进士。授彰信军节度推官,会星变,诏求直言,上书指斥元祐臣僚。累迁秘书少监,加右文殿修撰,出知泉州,未行,为言者所攻,遂致仕。在朝为蔡京腹心,陷害善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57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汝直。汪洙子。徽宗政和二年,以太学上舍生中进士。授登封县尉。历提举江西盐茶公事、知衢州、湖州,官至太府少卿、权知临安府、两浙转运副使。器资精悍,居官任事,修水利,平狱讼,颇有政绩。割田以助乡里士族之贫者,为乡里倡。
全宋诗
汪思温(一○七七~一一五七),字汝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洙子。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知馀姚县。高宗时,知衢、湖二州,入为太府少卿,知临安府。绍兴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一。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七二《汪公墓志铭》,《宝庆四明志》卷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洪彦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徙鄱阳,字仲达。神宗元丰间进士。历广西提举常平。徽宗时迁殿中侍御史,论蔡京朋奸误国,又论何执中、吕惠卿、张商英等,皆条摭其过,不为隐避。迁给事中,出知滁州、吉州。卒年六十三。
全宋文·卷二八六一
洪彦升,字仲达,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进士及第,调常熟尉,历郴州判官、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擢提举广南西路常平。以御史中丞石公弼荐,遂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任言责五年,多所弹劾,不为回隐,迁给事中。政和四年罢,以集贤殿修撰出知滁州。寻加右文殿修撰,进徽猷阁待制,知吉州。久之,知潭州,未行而卒,年六十三。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一,《宋史》卷三四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60 【介绍】: 宋湖州归安人,字行简,号苕溪。徽宗宣和三年进士。为越州教授,荐除敕令所删定官。高宗绍兴中,累迁监察御史、起居郎、浙东提刑,擢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数上书论澄清吏治、杜绝幸门,封驳不避权贵。忤秦桧等宰臣意,又极言执政植党之私,罢去。桧死,召还,因病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博学多才,为文敏捷,诗意高远。有《非有斋类稿》,后改名《苕溪集》。
全宋诗
刘一止(一○八○~一一六一),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秦桧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二六四
刘一止(一○七八——一一六一),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登进士第,监秀州都酒务,为越州教授。建炎四年,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改元,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起居郎,以直言忤执政罢。三年,召为祠部郎,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入为秘书少监。九年,复起为起居郎,擢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封驳不避权贵。忤秦桧,罢祠。二十三年,以秘阁修撰致仕。桧死,进为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三。一止博学工诗文,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事迹见韩元吉《阁学刘公行状》(《苕溪集》卷五五),《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李孝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人,字彦闻。李及之子。以荫入仕。徽宗崇宁中,提举湖北、京西常平,提点京西南路刑狱。迁大理少卿。擢工部、户部二侍郎,为开封尹。依附蔡京,时陈瓘子正汇告京不利社稷,竟窜之海岛。
全宋文·卷二九四四
李孝称,字彦闻,濮州(治今山东濮县)人,及之子。以荫登朝。崇宁中提举湖北、京西常平,提点京西南路刑狱。上蔡京之姻宋乔年功,得工部员外郎,不阅月迁大理少卿,连奏狱空,进为卿。大观至政和初,擢户部、工部二侍郎,为开封尹。胁陈瓘證其子上书告蔡京不利社稷之罪,京愈德之,进刑部尚书。避亲嫌,徙工部,卒。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三一、五三之一五,《宋史》卷三一○《李迪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廷,号九峰。苏辙族孙。幼孤力学,长于《春秋》,善属文。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累官太常少卿。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言者论元老苏轼从孙,且为元祐邪说,其学术议论,颇仿轼、辙,不宜在中朝。罢为提点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
全宋诗
苏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号九峰,眉山(今属四川)人。轼从孙。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广都主簿,迁汉川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除国子博士,历秘书正字、将作少监,比部考功员外郎。出为成都路转运副使。宣和六年,因元祐党禁罢,提点明道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四),未几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已佚。《宋史》卷三三九、《宋史新编》卷一一三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二八二二
苏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号九峰,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轼从孙。崇宁五年进士,调广都簿,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寻除成都路转运副使,为军器监、司农、卫尉、太常少卿。宣和六年以元祐党籍罢,提举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著有《九峰集》。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四。《宋史》卷三三九《苏辙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28 【介绍】: 宋开封人,字和卿。向敏中玄孙。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累官京东转运副使,劾属郡郭奉世进羡余。高宗建炎初知淮宁府,金兵来攻,率诸弟守城,城陷,不屈死。谥忠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元德,一作成德,或作成科。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知分宁县。徽宗宣和三年复中博学宏词科。累官宗正卿。素为吕颐浩、朱胜非所知。历两浙发运使,官至工部侍郎。有《潜堂诗话》及文集。
全宋诗
李公彦(一○七九~一一三一),字成德,临川(今属江西)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一○)进士。授临江军司户,改知分宁县,除敕令所删定官。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复中博学宏词科,除淮浙发运使,入为中书舍人、吏部侍郎,以疾致仕(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高宗绍兴元年卒,年五十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二)。平居与谢逸、曾季狸相倡和,有文集、宫词百馀篇及《潜堂诗话》(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已佚。
全宋文·卷二九八九
李公彦(一○七九——一一三一),字元德,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元符三年进士,知分宁县,宣和三年复中博学宏词科。除淮浙转运使,累官至朝请大夫。建炎二年,工部侍郎康直权举为从官。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以中奉大夫致仕。绍兴元年卒,年五十三。著有《潜堂诗话》及文集。见《大隐集》卷二,《北海集》卷二所载除官制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二,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林大声(一○七九~一一六一),字谹仲,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历荆南府、睦州教授,知婺州武义县,迁知建昌军。总领湖广、京西、江西诸路钱粮,移总领淮南东路军马钱粮。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以直秘阁为江南东路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改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坐讥谤罢归。二十六年,起知镇江。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七《左朝请大夫直秘阁林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三三四七
林大声(一○七九——一一六一),字欲仲,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入太学,选于礼部,政和二年赐上舍出身,授荆南府府学教授,除睦州州学教授。历知武义、永嘉、平阳三县,知建昌军。擢尚书度支员外郎,进郎中,太府少卿,以直秘阁为江东路转运副使,江西路提点刑狱,坐讥谤罢归。绍兴二十六年起知镇江府,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三。累官左朝请大夫。见孙觌撰《林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49 【介绍】: 宋济南人,字庆曾,号两河。徽宗崇宁三年进士。曾知道州。后依附秦桧,力主和议。任御史中丞,劾罢宰相赵鼎。任参知政事,与秦桧合谋罢韩世忠、张俊、岳飞兵权。为奉迎扈从礼仪使,坚拒偿韦太后为犒从者而向金使所贷金,帝欲诛之,为桧所救。寻奉祠归。有《两河集》。
全宋诗
王次翁(一○七九~一一四九),字庆曾,济南(今属山东)人。早年聚徒授业,号两河先生。后入太学,礼部别头试第一,授恩州司理参军。历知道州、处州,广西转运判官。谄附秦桧,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除御史中丞,七月拜参知政事。十二年,太后回銮,为奉迎扈从礼仪使,忤太后。十三年,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居明州。十四年致仕。十九年卒,年七十一。《宝庆四明志》卷八、《宋史》卷三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三四六
王次翁(一○七九——一一四九),字庆曾,济南府(治今山东济南)人。入太学,礼部别头试第一,授恩州司理参军,历知道、处州。秦桧居朝,以为吏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除工部侍郎兼侍讲,改御史中丞。希桧意,论罢赵鼎。绍兴十年,擢参知政事。后以资政殿学士奉祠,引年归,居明州。十九年卒,年七十一。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五、一六,《宝庆四明志》卷八,《宋史》卷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41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养源。翁彦约弟。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宣和初为右司员外郎,上书宰相,言不应与金人夹击辽邦。除国子祭酒,徙秘书监,不肯造谒提举秘书省之内侍梁师成,时论高之。官至太常少卿。有《唐史评》、《忠义列传》、《皇朝昭信录》、《钟离子自录》及文集。
全宋诗
翁彦深(一○七九~一一四一),字养源,自号钟离子,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初补太庙斋郎,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官福州侯官主簿,摄闽清令。徽宗崇宁间为濠州钟离令。入为详定《九域志》所编修官,迁秘书丞(《忠惠集》卷三《九域志编修官翁彦深除秘书丞制》)。出提点淮东、湖南、京西路刑狱。宣和初,授秘书少监,除国子祭酒,徙秘书监。出知济南府,忤宦官,提举南京鸿庆官。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太常少卿。绍兴二年,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十一年卒,年六十三。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事见《斐然集》卷二六《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
全宋文·卷三三四六
翁彦深(一○七九——一一四一),字养源,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彦约弟。绍圣元年进士。宣和初,授右司员外郎。四年八月,以朝奉大夫、秘书监除集英殿修撰。建炎间为太常少卿,以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十一年五月卒,年六十三。著有《皇朝昭信录》、《忠义列传》、《唐史评》等书及文集十五卷。见《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胡寅《斐然集》卷二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七、选举三三之三八。
路瓘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七
路瓘,疑即路瑗。崇宁末为太学博士。政和五年为朝请大夫、权发遣陕州路。七年六月除秘阁修撰,与郡。又曾提举两浙学事。见《宋会要辑稿》瑞异一之二三、选举一九之二、三三之三○,《摛文堂集》卷七《两浙提举学事路瓘转两官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33 【介绍】: 宋河间人,字朝美。徽宗崇宁四年上舍登第。调沧州教授。入为太学博士、国子司业。高宗建炎中,知东平府,金人围急,死守数月,城破,犹力战,突围至行在。改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有治声。绍兴元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次年除签书枢密院事,献“十议”以图中兴。寻兼权参知政事。有遗稿《瀛海残编》。
全宋诗
权邦彦(一○八○~一一三三),字朝美,河间(今属河北)人。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进士,授青州教授。历睦亲西宅宗子正,提举河东学事,除太学博士,改国子司业。宣和初,迁左司员外郎使辽,还为集英殿修撰,知易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知冀州。高宗建炎间历知东平、江州、建康,改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制置发运使。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入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二年,除签书枢密院兼参知政事。三年,卒,年五十四(《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一)。有《瀛海残编》十卷,已佚。事见《诚斋集》卷一二四《枢密兼参知政事权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三九七
权邦彦(一○八○——一一三三),字朝美,河间府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崇宁四年登太学上舍第,授从事郎、青州教授,调沧州教授。历太学博士、国子司业,知易、相、冀州。建炎元年召还,命知荆南府,改东平府。金人破城,突围奔行在,除宝文阁直学士兼知江州、本路制置使。四年,知建康府,改江淮制置发运使。绍兴元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二年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三年卒,年五十四,谥质肃。著有《瀛海残编》十卷。见所撰《宋通直郎通判洺州杨公墓志铭》,杨万里《权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四),《宋史》卷三九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60 【介绍】: 宋歙州歙县人,字至道。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初授会昌县尉,改宣州教授,除太常博士。历知永州、鄂州,任江西、湖南提刑,累擢司农少卿、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路财赋。敢直言,有惠政。
全宋文·卷三五○二
汪叔詹(一○八一——一一六○),字至道,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授虔州会昌县尉,改宣州州学教授。尝权知芜湖,擢提举潼川路常平,枢密李纲荐为编修官。高宗即位,命权太常博士。绍兴中知鄂州,提点湖南刑狱,后以司农少卿总领湖广荆襄江西六路财赋以供军。绍兴三十年卒,年八十。见《新安志》卷七《汪少卿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七《汪公行状》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67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徙居奉化,字叔言,一作叔偃。以伯父黄实荫入仕。徽宗大观间,调相州仪曹。高宗绍兴中,历知台州、池州,政尚中和。检察六邑税籍,唯青阳税重,奏为蠲减,百姓呼舞而建祠祀之。累官右朝议大夫致仕。
全宋文·卷三三九七
黄子游(一○八○——一一六七),字叔言,本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后家宛丘(今河南淮阳)。好谦曾孙。少从伯父实荫为假承务郎。崇宁中,父宰上封事忤蔡京,子游兄弟讼冤于朝,由是知名。调相州仪曹。建炎中,版授汝阴令。绍兴初,入监左藏库,权度支员外郎,擢江东转运判官兼随军转运副使。改知台州、徙池州,有惠政。求归,奉祠五年,遂致仕,卜居明州奉化县。乾道三年卒,年八十八。见周必大《黄公子游墓志铭》(《周文忠公集》卷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