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00,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郭忠孝(字 立之 世称 兼山先生 )
黄国镇(字 子芳 )
李传正(字 端初 )
李昌孺(字 德初 )
林孝泽(字 世传 )
耿南仲(字 晞道、希道 )
薛良显(字 贵勤 )
郑庭芬(字 国华 )
韩世忠(字 良臣 号 清凉居士 蕲王、英国公、福国公、咸安郡王、通义郡王 忠武 扬武翊运功臣 )
张致远(字 子猷 )
洪兴祖(字 庆善 号 练塘 )
贺允中(字 子忱 清简 )
黄潜善(字 茂和 )
胡直孺(字 少汲、少伋 号 西山老人 )
其它辞典(续上)
陈汝锡(字 师予 )郭忠孝(字 立之 世称 兼山先生 )
黄国镇(字 子芳 )
李传正(字 端初 )
李昌孺(字 德初 )
林孝泽(字 世传 )
耿南仲(字 晞道、希道 )
薛良显(字 贵勤 )
郑庭芬(字 国华 )
韩世忠(字 良臣 号 清凉居士 蕲王、英国公、福国公、咸安郡王、通义郡王 忠武 扬武翊运功臣 )
张致远(字 子猷 )
洪兴祖(字 庆善 号 练塘 )
贺允中(字 子忱 清简 )
黄潜善(字 茂和 )
胡直孺(字 少汲、少伋 号 西山老人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缙云人,字师予。幼颖悟,数岁能属文,以诗为黄庭坚所赏。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徽宗崇宁间除提举福建学事。高宗建炎末由直秘阁、两浙转运副使知越州,以职事修举升显谟阁。绍兴二年以违诏科率,责授汝州团练副使,漳州安置。官至浙东安抚使。有《鹤溪集》。全宋诗
陈汝锡,字师予,青田(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徽宗崇宁间提举福建学事。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两浙转运副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四年,知越州兼主管两浙东路安抚司公事(《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一○○)。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责授汝州团练副使、漳州安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有《鹤溪集》十二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五引《处州志》。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三二○四
陈汝锡,字师予,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幼颖悟,数岁能属文。以诗为黄庭坚所赏。绍圣四年由太学登进士第。崇宁间,除提举福建学事。建炎三年以直秘阁为两浙转运副使。次年知越州(后升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迁直显谟阁。为右相秦桧所恶,绍兴二年初责授汝州团练副使。著有《鹤溪集》。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三九、四○、五一,《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五引《处州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 【介绍】: 宋河南人,字立之,学者称兼山先生。郭逵子。受《易》、《中庸》于程颐。以父荫补右班殿直。第进士,换文资。不忍去亲侧,多仕于河南筦库间。徽宗宣和间为河东路提举,坐废格盐法免。钦宗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力陈追击之策,不获用。改永兴军路提点刑狱,措置保甲。金人再犯京师,忠孝分兵走太行,破之。及犯永兴,城陷死。有《兼山易解》、《四学渊源论》、《中庸说》。全宋诗
郭忠孝(?~一一二八),字立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以父荫补右班殿直。神宗元丰间进士(清乾隆《洛阳县志》卷七)。因侍亲多仕于河南管库任。徽宗宣和间,为河东路提举。钦宗靖康初为军器少监,改永兴路提点刑狱。高宗建炎二年,金人犯永兴,城陷殉难。《宋史》卷四四七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二八二三
郭忠孝(?——一一二八),字立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逵子。受《易》、《中庸》于程颐,少以父任补右班殿直,迁右侍禁。登进士第,授将作监主簿。宣和间为河东路提举,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改永兴军路提点刑狱。建炎二年,金人犯永兴,城陷死之。著有《兼山易解》。见《宋史》卷四四七本传、卷二○二《艺文志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子芳。哲宗元符三年进士。为福清县尉,孤介不可犯。离任时,仅一奴持笼,徒步南归。后官至本路提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昌孺,字德初,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以直秘阁为河北路转运使。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落职(《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九)。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71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世传。林孝渊弟。徽宗政和六年进士。历知南康军、提举广东市舶。有番妇满持琼产以献,为子求官。孝泽以为不可,上书力争,固持不移。除知漳州,清介尤甚,至不用官烛入私室。以直秘阁予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宋开封人,字晞道。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历任两浙、广南、荆湖、江西监司。徽宗政和二年,为太子右庶子,寻迁太子詹事、宝文阁直学士,在东宫十年。钦宗立,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擢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人来侵,力主求和,每与李纲等异议,故战守之备皆罢。出使河东,与金议割地。高宗即位,言者论其主和误国,降授别驾,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有《周易新讲义》。全宋诗
耿南仲(?~一一二九),字希道,(《宋元学案》卷九八),开封(今属河南)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宋史》卷三五二《余深传》)。历提举两浙、河北西路常平,提点广南东路、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路转运使。入为户部员外郎,辟雍司业,坐事出知衢州。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为太子右庶子,改定王、嘉王侍读。俄试太子詹事,在东宫十年。钦宗即位,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力主割地求和。高宗即位,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寻责临江军居住。建炎二年十二月,降授单州别驾(《宋史》卷二五《高宗二》),南雄州安置,行至吉州卒。《宋史》卷三五二有传。今录诗十八首。全宋文·卷二六三六
耿南仲(?——一一二八),字晞道,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人。元丰五年登进士第,历提举两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改转运判官、提点广东及夔州路刑狱,荆湖、江西两路转运副使。入为户部员外郎,罢知衢州。政和二年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试太子詹事,宝文阁直学士。钦宗即位,以东宫旧臣礼重之,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兵南侵,坚主和议割地。高宗即位,薄其为人,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议者论其主和误国,责授单州团练副使、临江军居住。建炎二年十月,再降授单州别驾,行至吉州卒。有《周易新讲义》十卷(存)、《易明蒙》行世。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瑞安人,字贵勤。徽宗崇宁二年进士。累官大宗正丞,出为江东转运使。江宁军校周德叛,良显闻变,率众与战,力不胜而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1 【介绍】: 宋延安人,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家贫无产业,年十八以敢勇从军。徽宗宣和二年随王渊镇压方腊。钦宗即位,迁武节大夫,以千卒败李复数万兵。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世忠率所部发平江,苗、刘败遁,追擒之,送行在诛杀。授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以八千众阻十万金兵渡江,与兀朮相持黄天荡达四十八日。绍兴初,镇压建安范汝为起事。四年,大破金人与刘豫之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六年,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屡挫伪齐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与岳飞、张俊同被召入朝,任枢密使,解除兵权。世忠诋排和议,疏桧误国。后罢为醴泉观使,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时跨驴携酒,纵游西湖。岳飞冤狱,世忠独诘桧曰:“‘莫须有’,何以服天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全宋诗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延安(今属陕西)人。徽宗宣和中从王渊讨方腊。高宗即位,授平寇将军,大败金兵于黄天荡。后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平范汝为乱。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击败金兵与刘豫入侵,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十馀年金兵不犯楚。秦桧为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自此卧闲居家,自号清凉居士。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宋史》三六四有传。今录诗二首。词学图录
韩世忠(1089-1151) 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著名抗金将领。秦桧迫害岳飞,举朝无敢言者,独韩世忠面诘秦桧误国,为岳飞伸张。绍兴和议后,闭口不言兵,杜门谢客,以家乡清凉山为名,自号清凉居士。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全宋文·卷三九七二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一说绥德(今陕西绥德)人。年十八从军,从御西夏,讨方腊。宣和中官至嘉州防御使。建炎初赴行在平苗、刘之乱。四年以浙西制置使守镇江,获黄天荡大捷。绍兴初平范汝为之反,四年大破金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为中兴武功第一。历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加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进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秦桧收三大将兵权,拜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奉朝请,进封福国公。岳飞冤狱成,世忠独面诘秦桧。改潭国公,封咸安郡王。久之,改镇南、武安、宁国节度使。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见孙觌《咸安郡王致仕赠通义郡王韩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六),《宋史》卷三六四《韩世忠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47 【介绍】: 宋南剑州沙县人,字子猷。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两浙、广东转运判官。高宗绍兴四年,除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五年,除户部侍郎,累建言宽民力。除给事。出知福州、广州。以显谟阁待制致仕。鲠亮有学识,历台省、侍从,言论风旨皆卓然可观。全宋诗
张致远(一○九○~一一四七),字子猷,沙县(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添差两浙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四年除殿中侍御史。五年迁给事中,出知福州。八年知广州。寻以显谟阁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宋史》卷三七六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三九八七
张致远(一○九○——一一四七),字子猷,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人。宣和三年进士。召对,擢为枢密院计议官。孟庾讨范汝为,辟为随军机宜文字。除两浙转运判官,改广东。绍兴四年召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五年,除户部侍郎,进吏部侍郎,寻复为户部侍郎。除给事中。以显谟阁待制知台州,改福州。八年正月,再召为给事中。出知广州,寻以显谟阁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鲠亮有学识,颇具时望。《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55 【介绍】: 宋镇江丹阳人,字庆善,号练塘。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及第。高宗初,授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博士。绍兴四年,应诏上疏言朝廷纪纲之失,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饶州,所至有惠政。以忤秦桧,编管昭州卒。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左氏通解》、《楚辞补注》及《考异》等。全宋诗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丹阳(今属江苏)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为陈州商水主簿(《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召试,授秘书省正字。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应诏上疏,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徙饶州。因序故龙图阁学士程瑀《论语注》,忤秦桧,编管昭州。二十五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年六十六。有《楚辞补注》等行于世。《宋史》卷四三三有传。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登政和八年上舍第,为湖州士曹。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博士。绍兴四年,上疏言时政,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江东提刑,又历知真、饶二州。时秦桧当国,言官争弹劾以媚桧,兴祖坐尝作程瑀《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绍兴二十五年卒,年六十六。次年复其官,特赠直敷文阁。兴祖好古博学,著有《周易通义》、《系辞要旨》、《春秋本旨》、《古文孝经序赞》、《老庄本旨》、《韩子年谱》(存)、《楚辞补注》(存)等。见《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颍昌府学教授。累官著作郎,假太常少卿使金贺正旦归,迁司门员外郎。靖康改元,致仕归,寓居临海(《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历福建路转运副使,以忤秦桧,主管崇道观。桧死,累官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孝宗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贺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移籍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登政和五年进士第,任颍州府学教授,入秘书省为校书郎、著作佐郎。假太常少卿,迁司门员外郎。致仕。绍兴八年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参议官,九年入为仓部郎,转吏部。请外,除福建路转运副使。迁吏部尚书。二十九年,除参知政事,踰年告老。孝宗隆兴二年复起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俄罢,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谥清简。著有文集奏议若干卷。见韩元吉《贺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宋邵武人,字茂和。第进士。徽宗宣和初为左司郎,累擢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同主和。逐李纲、张所,杀上书言事之太学生陈东及欧阳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扬州,潜善得淮北警报而不信;致三年初高宗仓皇南渡,为中丞张澄所劾,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旋落职,责置英州。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黄潜善(?——一一三○),字茂和,邵武军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潜厚弟。元符三年登进士第。政和中,提举利州路学事;八年,提点利州路刑狱。宣和初为左司郎,擢户部侍郎。后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为高阳关路安抚使。靖康二年初,将本路兵至东平援康王赵构,康王承制拜副元帅。高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建炎元年八月,擢尚书右仆射;二年十二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右相汪伯彦力唱和议,排李纲,抑宗泽,害忠良。三年二月,中丞张澄劾其误国二十大罪,乃罢相、落职、分司、衡州居住,又责置英州。此年十二月卒。《宋史》卷四七三《奸臣传》三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六二、兵一二之一九,《宋史》卷二四、二五《高宗纪》,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九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1 【介绍】: 宋洪州奉新人,字少汲,号西山老人。哲宗绍圣四年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以知应天府为东道都总管,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高宗绍兴元年为刑部尚书,兼权礼部尚书,官至兵部尚书兼侍读。工诗。有《西山老人集》。全宋诗
胡直孺,字少汲,奉新(今属江西)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初为路州司户,累迁监察御史,出知平江府。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为淮南路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九)。宣和五年(一一二三),为东南六路转运辇运拨发司官(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一○)。靖康间知南京,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高宗朝擢龙图阁直学士知隆兴府,进兵部尚书,卒。有《西山老人集》,已佚。事见清同治《奉新县志》卷八。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胡直孺(?——一一三一),字少伋,号西山老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绍圣四年进士,能诗。建炎元年为金人所得,既而归之,为龙图阁直学士、户部尚书。建炎二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洪州。绍兴元年四月以刑部尚书权礼部尚书,兼侍读,守兵部尚书。十一月以兵部尚书兼侍读卒,赠端明殿学士。见孙觌《西山老人文集序》(《鸿庆居士集》卷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三、四三、四六、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