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跳迸
犹跳跃。古文苑·王延寿〈王孙赋〉:“或蹢趹以跳迸,又咨陬而攒聚。” 章樵 注:“羣隧跳掷迸逸,忽又攒聚一处。”
分類:跳跃
《漢語大詞典》:走跃(走躍)
跳跃;腾跃。《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那白兔从筵前过,傍若无人,出没走跃。”《平妖传》第二回:“ 电母 便将闪电乱掣,火鞭飞舞,金蛇走跃。”
分類:跳跃腾跃
《漢語大詞典》:踣跳
跳跃。古尊宿语录·舒州白云峰嗣法小师守端编:“锋刃上踣跳,微尘里走马。” 清 李调元 《观钱塘潮》诗:“万马奔腾自天下,羣龙踣跳随波来。”
分類:跳跃
《漢語大詞典》:蹿跶(躥躂)
蹦跳;跳跃。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第二章:“他生就一副鬼祟毛楞样子,像只土拨鼠,总是蹿躂蹿躂的。”
分類:蹦跳跳跃
《漢語大詞典》:蹶跃(蹶躍)
犹跳跃。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二回:“ 建成 有胡马肥壮,独喜蹶跃。”
分類:跳跃
《漢語大詞典》:攫腾(攫騰)
跳跃。 明 杨慎 《兵备姜公去思记》:“今吾尔抚,悉令尔盗为民,皮裳菜食,任尔生息,龙街虎街,贸易往来,尔能从乎?众皆攫腾懽呼。”
分類:跳跃
《漢語大詞典》:鞠踊(踘踴)
跳跃。 清 曹寅 《蚤》诗:“细难驱世外,急復处裩中。踘踊无他技,终於盘水穷。”
分類:跳跃
《漢語大詞典》:駶跳
跳跃。《楚辞·九辩》:“当世岂无騏驥兮,诚莫之能善御,见执轡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远去。” 洪兴祖 补注:“马立不常谓之駶。” 高亨 注:“駶跳,跳跃。”一说指横奔。见 清 王夫之 楚辞通释
分類:跳跃横奔
《國語辭典》:蟋蟀  拼音:xī shuài
1.动物名。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属节肢动物。体型圆长,为黑褐色,触角细而长,后肢长大,善于跳跃。雄虫翅上有发声器,以两翅摩擦而发声。性好斗。蟋蟀本性怕光,栖身于土中或石砾下,以植物为食,是农作物的害虫。也称为「懒妇」、「蛐蛐儿」、「趋趋」、「促织」、「吟蛩」、「王孙」。
2.《诗经。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蟋蟀,刺晋僖公也。」或亦指岁暮宴乐之诗。首章二句为:「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漢語大詞典》:鱼跃(魚躍)
(1).谓鱼跳出水面。《礼记·丧大记》:“鱼跃拂池。” 晋 庾阐 《三月三日临曲水》诗:“轻舟沉飞觴,鼓枻观鱼跃。” 唐 李频 《夏日过友人檀溪别业》诗:“鷺栖依緑篠,鱼跃出清萍。” 元 许恕 《次张大年韵》:“鱼跃乱流时倚杖,鶯啼新緑昼移尊。”
(2).比喻动作像鱼那样跳跃。如:一个鱼跃,把飞来的球接住。
《國語辭典》:跋扈  拼音:bá hù
形容人态度傲慢无礼,举动粗暴强横。如:「军阀嚣张跋扈,百姓苦不堪言!」《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漢語大詞典》:扈业(扈業)
古代一种捕鱼法。纬略卷五引 晋 张勃 《吴都记》:“江滨渔者,插竹绳编之以取鱼,谓之扈业。”初学记卷八引 南朝 梁 顾野王 《舆地志》:“扈业者,滨海渔捕之名,插竹列於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即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云扈。”
分類:捕鱼
《漢語大詞典》:跋扈将军(跋扈將軍)
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 冀 骄横,尝朝羣臣,目 冀 曰:‘此跋扈将军也。’”因用以戏称暴风。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跋扈将军》:“ 隋煬帝 泛舟,忽阴风颇紧,叹曰:‘此风可谓跋扈将军。’”
分類:戏称暴风
《國語辭典》:陆梁(陸梁)  拼音:lù liáng
1.跳跃的样子。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譬犹鷇卵,始生翰毛,而便陆梁放肆,顾行吠主。」
2.地名。秦时指今之广东、广西。
《國語辭典》:飞跃(飛躍)  拼音:fēi yuè
1.形容快速。如:「她跑起来像一只飞跃的羚羊。」
2.比喻事物有快速而突破的进展。如:「近年来,自由中国的经济有飞跃的进步。」
《國語辭典》:雀跃(雀躍)  拼音:què yuè
像雀鸟一样跳跃。比喻欣喜至极。如:「雀跃三尺」。《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倘然止。」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诗声俱郑,自此阶矣。」
《國語辭典》:踸踔  拼音:chěn zhuó
跳踯,行走不定的样子。《庄子。秋水》:「吾以一足,踸踔而行。」《文选。陆机。文赋》:「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