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蹇人
(1).指跛足的人。后汉书·五行志一:“ 王莽 末, 天水 童謡曰:‘出 吴门 ,望 緹羣 。见一蹇人,言欲上天。’”太平广记卷三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赵吉》:“ 鄴县 故尉 赵吉 ,常在田陌间。昔日有一蹇人死,埋在陌边。”
(2).喻才能低劣者。 宋 陆游 《入秋游山赋诗》之六:“吾才如蹇人,何计逐奔马。”
《漢語大詞典》:忠蹇
见“ 忠謇 ”。
《漢語大詞典》:忠謇
亦作“ 忠蹇 ”。
(1).忠诚正直。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臣愚以为宜擢 文 右职,以劝忠謇。”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忠蹇匪躬,尽诚事国。”《三国志·吴志·王蕃传》:“常侍 王蕃 黄中通理,知天知物,处朝忠蹇,斯社稷之重镇,大 吴 之 龙逢 也。”新唐书·魏徵传:“帝曰:‘当今忠謇贵重无踰 徵 。’”
(2).指忠诚正直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忠謇离退,姦凶得志,邪流溢而不可遏也,伪涂闢而不可杜也。”
《漢語大詞典》:蹇难(蹇難)
犹言困苦艰难。《易·蹇》“王臣蹇蹇” 唐 孔颖达 疏:“志匡王室,能涉蹇难,而往济蹇,故曰王臣蹇蹇。” 宋 范仲淹 《易义》:“夫未合之时,体乖志疑,动虞蹇难,求援而济者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顾自鬻自求,贤者所耻,加之新罹蹇难,始欲自脩。”
分類:困苦艰难
《漢語大詞典》:蹇钝(蹇鈍)
迟钝;滞涩。 唐 姚合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诗:“蹇钝无大计,酷嗜进士名。” 明 宋濂 《〈刘兵部诗集〉序》:“受质蹇钝者,其发滞而拘。” 清 李慈铭 《王选〈续古文辞类纂〉跋》:“ 陈硕士 文甚蹇钝, 方植之 浮险不学。”
分類:迟钝滞涩
《漢語大詞典》:淹蹇
(1).谓艰难窘迫,坎坷不顺。 明 唐顺之 《答王生宗道书》:“且 唐君 在当时淹蹇不得一第而老於郎署。”《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年纪三十以外,家贫落魄,十分淹蹇,全亏着浑家 贝氏 纺织度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君命淹蹇,生非其时。”
(2).傲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舍中一老僧,深目高鼻,坐蒲团上,淹蹇不为礼。”
《國語辭典》:蹇吃  拼音:jiǎn jí
口吃,说话不清晰流利。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言辞蹇吃,更甚扬雄。」
《漢語大詞典》:时蹇(時蹇)
犹时艰。时运不顺。《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五行偏我遭时蹇,欲向星家问短长。” 明沈鲸《双珠记·赴婚遇兄》:“同枝落落遭时蹇,詎料今朝 赵 璧完。”
《漢語大詞典》:遇蹇
遭遇困厄。 明 文徵明 《祭刘美存文》:“人之期君必大而远,盖方享之有餘,不图甫行而遇蹇。”
分類:遭遇困厄
《漢語大詞典》:蹇蹄
指劣马。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蹇蹄可再奔,退羽可后歇。”
分類:劣马
《漢語大詞典》:蹇踬(蹇躓)
(1).困顿颠仆;不顺利。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之二:“低心於蹇躓之辰,忍耻於恓惶之日哉。”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蹇躓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明 高攀龙 《答叶台山书》:“恨稟赋庸下,愈鞭策愈蹇躓不前。”
(2).指驽马。 唐 元稹 《野节鞭》诗:“誓以鞭姦顽,不以鞭蹇躓。” 唐 陈去疾 《赋得骐骥长鸣》诗:“何言从蹇躓,今日逐腾驤。”
(3).文辞滞涩;不通畅。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 子显 ( 萧子显 )虽文伤蹇躓,而义甚优长。”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言简者最忌局促,局促则必有滞累……非有红罏点雪之襟宇,则方欲驰骋,忽尔蹇躓;意在矜庄,祇成疲苶。”
《漢語大詞典》:羁蹇(羈蹇)
犹困顿。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自思平生羈蹇不遇,年近五十,始识阁下。”
分類:困顿
《國語辭典》:乖蹇  拼音:guāi jiǎn
不顺利。明。凌濛初《红拂记。楔子》:「只因时运乖蹇,不曾求得一官半职。」
《漢語大詞典》:秣蹇
饲养蹇驴或驽马。 宋 陆游 《题村店壁》诗:“小市歠醨聊兀傲,长亭秣蹇得迟留。” 宋 陆游 《赠湖上父老十八韵》:“愿公领此意,秣蹇聊从容。”
分類:饲养驽马
《漢語大詞典》:困蹇
困顿,不顺利。 宋 欧阳修 《与丁学士》:“ 元珍 才行并高,而困蹇如此,吾徒之责也。”
《漢語大詞典》:蹇行
跛行;步履艰难。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二:“蹇行散餘鬱,幽坐谁与曹。” 宋 范成大 《楚辞·愍游》:“君胡为兮远游?蹇行迷兮路阻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