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身相
犹言身体形象。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 大同 二年,龕顶放光,光色身相,晃若炎山,林间树下,赩如火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问天天从来不具人身相,只得来道扮男妆。”
《国语辞典》:以身相许(以身相许)  拼音:yǐ shēn xiāng xǔ
1.原指将身心奉献给他人。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夫以一介庸夫结为交友,以身相许,死且不渝,况君臣契合,寄同鱼水。」《施公案》第二八五回:「说万君召是个草莽的英雄,就是当日诸葛孔明,受了刘先主三顾之恩,也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道万君召有施公这一番厚待,他自然以身相许。」今多指女子将身心全部托付给男子。如:「他俩心心相印,两情相悦,决定以身相许,共结良缘。」
2.比喻将全部心力投注于某种事物或事业之上。如:「这人嗜书成痴,友人笑谑以身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