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彬老,号石经。喜古学,初师林石,后师程颐,又为龚深之门人。其学以《中庸》、《大学》为本,笃信力行。曾手刻《石经春秋》藏于家。
全宋诗
沈躬行,字彬老,号石经,瑞安(今属浙江)人。年二十游太学,试礼部不第,即归养。好古学,初师林石,已而师程颐,兼学于同门蓝田吕氏。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沈仲一墓志铭》、清嘉庆《瑞安县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州仁寿人。程遇孙兄。宁宗庆元二年进士。为射洪令,调汉源,官至雅州签判。时称躬行君子。
全宋诗
程壬孙,仁寿(今属四川)人。遇孙兄。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历知射洪县、汉源县,迁雅州签判,卒于官。事见《宋元学案》卷七二。
林躬行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六○
林躬行,淳祐中知晋江县、南安县。见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三。
《漢語大詞典》:默成
谓躬行不言,默而成事。语出《易·繫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明史·儒林传一·王敬臣:“初,受 校 ( 魏校 )默成之旨,尝言议论不如著述,著述不如躬行,故居常杜口不谈。”
《漢語大詞典》:履方
(1).立于地上。《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高诱 注:“圆,天也;方,地也。”
(2).躬行正道。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许由 ﹞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饍不食。” 晋 陆云 《赠郑曼季往返》诗之七:“员规啟俗,沉矩履方。”
《漢語大詞典》:履忠
躬行忠诚之道。 汉 蔡邕 《胡公碑》:“夫蒸蒸至孝,德本也;体和履忠,行极也。”汉书·赵广汉张敞等传赞:“ 张敞 衎衎,履忠进言,缘饰儒雅,刑罚必行,纵赦有度,条教可观,然被轻媠之名。”
分類:躬行忠诚
《漢語大詞典》:履洁(履潔)
亦作“ 履絜 ”。 躬行廉洁之道。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 楚 人 屈原 ,含忠履洁。” 宋 杨亿 《君可思赋》:“中履絜以好修兮,外葆光而虚受。”
分類:躬行廉洁
《漢語大詞典》:履义(履義)
躬行正义。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龙丘先生 躬德履义,有 原宪 伯夷 之节。”晋书·王览传:“ 览 少篤至行,服仁履义,贞素之操,长而弥固。”
分類:躬行
《國語辭典》:履约(履約)  拼音:lǚ yuē
1.实行俭约之道。《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朱浮》:「陛下清明履约,率礼无违,自用明察。」
2.践履契约、条约或预先约定的事项。如:「答应别人的事就必须履约,否则信用扫地。」
分類:躬行简约
《漢語大詞典》:恕躬
谓躬行仁爱之道。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尅己恕躬,好问力行,动而从义,不以纵情,是谓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