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躲躲(躲躲)  拼音:duǒ duǒ
躲躲藏藏。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出:「古驿无人夜静,趁微云,移月暝,潜潜躲躲,暂时偷现影。」
分类:洪升
《国语辞典》:躲躲藏藏  拼音:duǒ duo cáng cáng
躲避、隐藏行踪。如:「这名通缉犯无法忍受躲躲藏藏的生活,终于出面自首了。」
《国语辞典》:东躲西逃(东躲西逃)  拼音:dōng duǒ xī táo
四处逃跑、躲避。形容害怕至极,避之唯恐不及。也作「东躲西跑」。
《国语辞典》:藏藏躲躲  拼音:cáng cáng duǒ duǒ
躲闪、躲避。如:「你藏藏躲躲的在避著谁呀?」
分类:躲闪躲避
《國語辭典》: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拼音:duǒ dé hé shang duǒ bù dé sì
(谚语)和尚能够躲得起来,但是庙寺依然存在,所以别人仍可从庙中找得到他。比喻人无论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也作「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国语辞典》:躲躲闪闪(躲躲闪闪)  拼音:duǒ duǒ shǎn shǎn
行动畏缩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须知我是个寡居,要防生人眼,恐怕坏了名声。亦且拘拘束束,躲躲闪闪,怎能够像意?」
《漢語大詞典》:躲风(躲風)
犹言避风头。 谢觉哉 《打麻雀》:“麻雀这家伙,见到那个角落不严,有空子可钻,就去那里躲风。”
《國語辭典》:躲猾儿(躲猾兒)  拼音:duǒ huá ér
偷懒。《金瓶梅》第七六回:「今日前边恁摆酒,俺每都在这定果盒,忙的了不得,落得他在屋里,是全躲猾儿悄静儿,俺每也饶不过他。」也作「躲滑儿」。
分類:躲懒
《國語辭典》:躲开(躲開)  拼音:duǒ kai
避开。如:「他一见到我,就躲开了。」
《漢語大詞典》:躲楼(趓樓)
门侧小楼。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宫阙制度:“左右趓楼二。趓楼登门两斜廡,十门。闕上两观皆三趓楼。”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宫阙制度:“角楼四,据宫城之四隅,皆三趓楼。”
《國語辭典》:躲猫猫(躲貓貓)  拼音:duǒ māo māo
一种游戏。一人蒙住眼睛,摸索捉他身边来回躲避的人。也称为「捉迷藏」。
分類:捉迷藏
《国语辞典》:躲门户(躲门户)  拼音:duǒ mén hù
因逃避债务、徭役而搬家,不让别人找到。《西游记》第二一回:「想是躲门户的,恐怕里长晓得,却就连夜搬了。」
《漢語大詞典》:躲匿
隐藏。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只见对桥一间小屋,里面灯烛辉煌,公子疑那汉子躲匿在内。”
分類:隐藏
《高级汉语词典》:躲年  拼音:duǒ nián
临近年关,外出躲债
《漢語大詞典》:躲婆石
相传 晋 代大书法家 王羲之 为 蕺山 老姥书扇,此姥既得厚值,数来求书, 羲之 厌苦,避于 戒珠寺 山石后,因名其石为“躲婆石”。见 明 李日华 《紫桃轩杂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