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混一车书
 
车书万里文轨同


《礼记注疏》卷五十三〈中庸〉~898~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字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菑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39~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例句

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 杜甫 往在

典故

《周礼注疏》卷四十一〈冬官考工记·匠人〉~642~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夏后氏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窗,白盛, 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参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参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汉·郑玄注:「国中,城内也。经纬,谓涂也。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如七寸,凡八尺,是谓辙广。九轨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一步也。旁如七寸者,辐内二寸半,辐广三寸半,绠三分寸之二,金辖之间三分寸之一。」
典故
同轨会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晋·杜预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

例句

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典故
政如水

相关人物
赵轨


《隋书》卷七十三《循吏传·赵轨传》
高祖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之物,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合阳公梁子恭状上,高祖嘉之,赐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徵轨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

例句

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 杜牧 郡斋独酌

《漢語大詞典》:九轨(九軌)
(1).可容九辆车并列行驶的路面宽度。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郑玄 注:“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为辙广。九轨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旁加七寸者,辐内二寸半,辐广三寸半,綆三分寸之二,金辖之间,三分寸之一。” 汉 张衡 《东京赋》:“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宋 苏轼 《赠眼医王生彦若》诗:“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轂。” 清 唐甄 潜书·法王:“执此致之,直而无曲,显而无隐,如行九轨之途,更无他歧。”
(2).指城中大道。 宋 苏辙 《贺雪御筵谢状》:“九轨澄清,已消尘壒之浊;三农踊跃,载歌牟麦之丰。”
(3).泛指大路。 清 刘大櫆 《祭尹少宰文》:“公循九轨,径趋其乡。”
(4).犹言众车。 宋 陆游 《度浮桥至南台》诗:“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繫大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