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元韵》:名轩(名轩)
刘因诗:帝遣六丁下取将,敕赐名轩换金碧。
《骈字类编》:轩下(轩下)
后汉书献穆曹皇后纪: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
《骈字类编》:北轩(北轩)
宋 陆游 舟过梅坞胡氏居爱其幽邃为赋一诗 北轩商略可散发,借与放翁倾酒缸。
《骈字类编》:轩外(轩外)
唐 戴叔伦 南轩 野居何处是,轩外一横塘。
《骈字类编》:水轩(水轩)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唐 白居易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 水轩平写琉璃镜,草岸斜铺翡翠茵。
唐 皎然 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宋 林逋 寄题历阳马仲文水轩 构得幽居近郭西,水轩风景独难齐。
唐 白居易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 水轩平写琉璃镜,草岸斜铺翡翠茵。
唐 皎然 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宋 林逋 寄题历阳马仲文水轩 构得幽居近郭西,水轩风景独难齐。
《漢語大詞典》:轩台(軒臺)
即 轩辕台 。指皇帝所在之处。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星次絶 轩臺 ,风衢乖 禹 服。” 唐 李商隐 《复京》诗:“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 轩臺 。” 叶葱奇 疏注:“案‘轩臺’,借指朝廷。” 清 顾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此日空阶荐一觴, 轩臺 云气久芒芒。” 王蘧常 汇注:“ 轩臺 喻 崇禎 所葬地,即所谓‘欑宫’者。”参见“ 轩辕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