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畏懦
亦作“ 畏偄 ”。亦作“ 畏愞 ”。 胆怯软弱。史记·东越列传:“是时 汉 使大农 张成 、故 山州侯 齿 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汉书·武帝纪:“ 匈奴 入 雁门 ,太守坐畏愞弃市。” 汉 王符 潜夫论·边议:“然太守令长,皆奴怯畏偄不敢击。”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汉二帝治盗:“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南渡为宰执者,多怯惧畏懦,不敢有为。” 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皇上仅寄耳目於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
《漢語大詞典》:柔脆
亦作“ 柔脃 ”。
(1).柔弱,软弱。老子:“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易·夬“莧陆夬夬,中行无咎” 三国 魏 王弼 注:“莧陆,草之柔脃者也。” 宋 欧阳修 《寄生槐》诗:“檜惟凌云材,槐实凡木贱,奈何柔脆质,累此孤高榦。”明史·徐贞明传:“东南民素柔脃,莫任远戍。”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曹学士:“每以帝子皆生深宫,身体柔脆,必须辅以药石。”
(2).柔而易折;软而易碎。 宋 王安石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之二:“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穀皮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僕徒手与搏,觉其衣裳柔脆,如通草之心;肌肉虚鬆,似莲房之穰。”
(3).柔和婉转。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其一切清圆柔脆争奇鬭巧之作,别録一集,得六百餘闋,名曰《别调》。”
《國語辭典》:懦弱  拼音:nuò ruò
软弱怕事。《三国演义》第七回:「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
《國語辭典》:示弱  拼音:shì ruò
显示弱点或表现软弱。《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元礼以敌坚,未可以驰,还军示弱,怠其意。」
《國語辭典》:柔软(柔軟)  拼音:róu ruǎn
1.软而不坚硬。《隋书。卷七七。隐逸传。徐则传》:「身体柔软,颜色不变,经方所谓尸解地仙者哉。」
2.柔和、安详。唐。朱湾〈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前心后心皆此心,梵音妙音柔软音。」
3.和顺不刚硬。《水浒传》第二四回:「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國語辭典》:松气(鬆氣)  拼音:sōng qì
松懈不使劲。如:「坐摩天轮,从头到尾紧绷神经,不得松气。」
《國語辭典》:罢软(罷軟)  拼音:pí ruǎn
软弱不振作,做事没主见。《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西游记》第二七回:「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像我这个老和尚罢软。」
《漢語大詞典》:孱懦
怯懦软弱。 唐 姚合 《寒食》诗之一:“为政多孱懦,应无酷吏名。”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二年:“朕不能甘心为孱懦之主,愔愔度日,坐视陵夷。” 明 刘基 《杂诗》之三十:“况我孱懦成,引领空忧愁。” 清 曾国藩 《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不似世俗孱懦竖子,依违濡忍,偷为一切,不可久长也。”
分類:怯懦软弱
《漢語大詞典》:疲懦
软弱无能。 宋 苏轼 《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去岁已有成法,然今岁未敢举行者,实恐再忤漕司,怨咎俞深,此则某之疲懦畏人,不免小有回屈之罪也。” 宋 陆游 《杂兴》诗:“平生独何幸,命若与人谋,疲懦逃深责,空疎得早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其后往往自纳赂请託以得之,故疲懦贪秽者亦多。”
分類:软弱无能
《漢語大詞典》:懦庸
软弱庸陋。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伏望圣慈俯垂天鉴,追还异恩,庶使 云 激励懦庸,别图报効。” 清 陈确 《祭祝子开美文》:“不遗诸子,不授仲叔,弟之懦庸,乃悉见属。”
分類:软弱
《國語辭典》:轻脆(輕脆)  拼音:qīng cuì
浮薄脆弱。《晋书。卷三十三。石苞传》:「吴人轻脆,终无能为。」
《漢語大詞典》:委随(委隨)
(1).随顺。后汉书·窦宪传:“ 宪 以前太尉 邓彪 有义让,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随,故尊崇之。” 李贤 注:“委随,犹顺从也。”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欲以委随变化而谓之通,凌誶尽察而谓之能,此则天下之所谓才,而非士之所贵也。”
(2).谓软弱无能。魏书·王嶷传:“ 嶷 性儒缓,委随不断,终日在坐,昏睡而已。”
(3).萎弱。委,通“ 萎 ”。 汉 枚乘 《七发》:“四支委随,筋骨挺解。”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故有禀生多艰,形枯德腴,委随惰窳,命也何如?”
《漢語大詞典》:懦怯
软弱胆小。宋史·辛炳传:“ 张浚 调兵 潭州 ,以 炳 懦怯不能,罢之。”《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推官原是没担当懦怯之辈。”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不御敌非勇也,汝何懦怯自损其威也。” 韦君宜 《似水流年·寄不出的信》:“你在书本里骂我懦怯,不肯做事,这我不能不抗辩,我何尝懦怯。”
《漢語大詞典》:孱孱
(1).软弱怯懦,无所作为。旧唐书·杜让能传:“朕不能孱孱度日,坐观凌弱。”《新五代史·李茂贞传》:“吾不能孱孱坐受凌弱。”
(2).形容山岩嶙峋不齐。 明 李东阳 《清乐诗为天台杨允昌作》:“ 台 之山,石孱孱,我登其巇,可以振我衣; 台 之水,石齿齿,我行其沚,可以洗我耳。”
(3).形容动物或人消瘦露骨。 清 方文 《与治五十》诗:“试看山中猿鹤羣,瘦骨孱孱反多寿。”
《漢語大詞典》:销耎(銷耎)
亦作“ 销懦 ”。
(1).削弱。汉书·刘辅传:“人有惧心,精鋭销耎。”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耎,弱也。” 清 钱谦益 《大中大夫李君墓志》:“年至虑耗,精华销耎。”
(2).衰败软弱。宋史·沈铢传论:“ 西汉 之末,士大夫阿諛销愞,遂底于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