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僛僛  拼音:qī qī
形容人姿势倾斜不能自正。《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國語辭典》:轻便(輕便)  拼音:qīng biàn
1.简单方便。《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庄绍光行李轻便,遂辞了萧、孙二人,独自一辆车子先走。」《文明小史》第二十一回:「去了些扣头兑洋十六元有零,带在身边,再要轻便没有。」
2.轻盈便捷。《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绰传》:「公度善摄生,年八十馀,步履轻便。」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因晴雯睡卧警醒,且举动轻便,故夜晚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皆悉委他一人。」
《國語辭典》:蝶衣  拼音:dié yī
蝴蝶的翅膀。宋。张耒 夏日诗三首之一:「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也作「蝶翎」、「蝶翅」。
《國語辭典》:凌波袜(凌波襪)  拼音:líng bō wà
形容步伐轻盈飘逸。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掠湿湘裙翡翠纱,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
《漢語大詞典》:烟姿(煙姿)
亦作“烟姿”。 轻盈美好的姿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二:“ 袁丰 居宅后,有六株梅,开时……﹝ 丰 ﹞嘆曰:‘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
《漢語大詞典》:仙步
(1).仙人轻盈的步履。 晋 何劭 《杂诗》:“心虚体自轻,飘颻若仙步。”
(2).借称贵人的步子。 唐 杜审言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诗之三:“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漢語大詞典》:娉娉
轻盈美好貌。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六:“娉娉弱絮堕,圉圉文魴驰。”
《漢語大詞典》:惊鸾(驚鸞)
形容舞姿轻盈美妙。 清 纪昀 《游览》诗之十七:“桃花马上舞惊鸞, 赵 女身轻万目看。”
《漢語大詞典》:轻俊(輕俊)
亦作“ 轻雋 ”。
(1).轻清甘美。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粱米酒﹞芬芳酷烈,轻雋遒爽,超然独异,非黍秫之儔也。”
(2).飘逸潇洒。 宋 司马光 《乞罢提举官札子》:“彼年少则歷事未多,资浅则众所不服,轻俊则举措率易。”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姓 张 ,双名 舜美 ,年方弱冠,是一个轻俊标致的秀士,风流未遇的才人。” 清 刘大櫆 《郑节母传》:“见里中有年少轻俊自喜者,輒谓 牧 曰:‘此其人尔虽旧相识,不得以为友也。’”
(3).指飘逸潇洒的文士。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今中原豪杰,师尊 献吉 ,后俊开敏,服膺 何生 , 三吴 轻雋,后为 昌穀 左袒。”
(4).指诗文轻巧飘逸。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徐渊子词》:“﹝ 徐渊子 ﹞笔端轻俊,人品秀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至若《诌梅香》《倩女离魂》《墻头马上》等曲,非不轻俊,然不出房帷窠臼。”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其声情之儇利轻雋,与《竹枝》大同小异,与七絶微分,亦歌謡之一体也。”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跋》:“至若 黄初 、 甘露 之间, 子桓 、 子建 气体高朗, 叔夜 、 嗣宗 情识精微,始以轻雋为适意,时俗为自然。”
(5).轻盈俊美。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釐等》:“俏娘儿,身材小,骨头轻俊。休把我满身上看做假星星。” 清 陈维嵩 《倦寻芳·竹逸堂紫牡丹感赋》词:“画堂左侧,綉槛东偏,朵朵轻俊。”
《漢語大詞典》:轻步(輕步)
(1).轻盈的步履。 南朝 宋 鲍照 《代堂上歌行》:“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唐 刘禹锡 《泰娘歌》:“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
(2).谓蹑手蹑足。 后蜀 毛熙震 《南歌子》词:“晚来轻步出闺房,髻慢釵横无力纵猖狂。”
(3).犹漫步。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轻步衰草上,如天然的氍毹,心神散畅。”
《漢語大詞典》:轻小(輕小)
(1).轻微细小。《汉书·刑法志》“毛举数事” 唐 颜师古 注:“毛举,言举毫毛之事,轻小之甚者。”
(2).轻视忽略细小之事。 北齐 刘昼 新论·慎隙:“跨阜垤而好颠蹷者,轻於小也……智者识轻小之为害,故慎微细之危患。”
(3).轻盈小巧,轻便小巧。 唐 罗虬 《比红儿诗》:“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一:“其犂轻小,用一牛或人輓行。”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 安南 所进绢布皆极细,扇亦轻小,便於携握,竹骨莹浄。”
(4).低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王忱 死,西镇未定,朝贵人人有望。时 殷仲堪 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
(5).少,小。 清 李渔 《风筝误·和鹞》:“老成不觉年轻小,端庄增却容颜好。”
《漢語大詞典》:鍊骨
指道家修炼肌骨,使身形轻盈不朽。 明 唐顺之 《古镜歌》:“有如鍊骨老臞仙,血肉都捐秪灵气。” 清 吴伟业 《林屋洞》诗:“终当齎餱粮,鍊骨如飞鸿。” 清 曹寅 《栗花歌》:“图经果载鍊骨法,来日芒鞋竭蹙直入巉岏中。”
《漢語大詞典》:云舞(雲舞)
亦作“ 云儛 ”。
(1).翩翩而舞。《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鐘鼓竽笙,云舞翔翔。”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西山经·神英招》:“ 槐江 之山, 英招 是主。巡游四海,抚翼云儛。”
(2).指轻盈的舞蹈。 南朝 齐 谢超宗 《昭夏乐》:“天歌折饗,云舞罄仪。” 南朝 齐 谢朓 《迎神》诗:“张盛乐,奏云儛。”
分類:轻盈舞蹈
《漢語大詞典》:慢舞
节奏舒缓、轻盈的舞蹈。 唐 白居易 《长恨歌》:“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清 洪升 《长生殿·舞盘》:“还有花犯,有道和,有傍拍,有间拍,有摧拍,有偷拍,多音响,皆与慢舞相生,缓歌交唱。”
《漢語大詞典》:掌上身
指女子轻盈善舞的体态。 唐 罗隐 《赠妓云英》诗:“ 钟陵 醉别十餘春,重见 云英 掌上身。”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