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蔑夷
轻视。 李大钊 《青春》:“如生物家言,是为蔑夷神之功德,影响所及,将驱人类入于悲观之途。”
分類:轻视
《漢語大詞典》:少人
(1).轻视人。鹖冠子·武灵王:“少人而自至。” 陆佃 注:“狭人而自以为至。”
(2).少数人。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贼众新至,心专气鋭。 宠 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
《漢語大詞典》:下视(下視)
(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國語辭典》:轻薄(輕薄)  拼音:qīng bó
1.言行轻浮不庄重。《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见公修雅,不像他人轻薄,故此相敬。」《红楼梦》第五回:「自古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
2.对人不尊重、不礼貌。《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二则被婆子挑拨,春心飘荡,到此不暇致详,凭他轻薄。」
3.轻视、侮辱。《汉书。卷七十六。王尊传》:「摧辱公卿,轻薄国家,奉使不敬。」
4.货币贬值。《史记。卷三十。平准书》:「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
《國語辭典》:不屑  拼音:bù xiè
轻视而不加以注意、重视。《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廖性质诚畏慎,不爱权埶声名,尽心纳忠,不屑毁誉。」《红楼梦》第二回:「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國語辭典》:土人  拼音:tǔ rén
1.世居本地的人。《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李蒙心中大疑,传令暂退平衍处屯扎,一面寻觅土人,访问路径。」
2.土制的偶像。如:「他随手抓把泥土,瞬间捏成一个土人。」
《漢語大詞典》:土工
(1).制作陶器的工人。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郑玄 注:“土工,陶旊也。” 陆德明 释文:“陶人为瓦器也。”
(2).挖土、填土的工程。管子·度地:“当秋三月,山川百泉踊,降雨下,山水出……不利作土功之事,濡湿日生,土弱难成,利耗什分之六,土工之事亦不立。”元史·河渠志三:“ 鲁 ( 贾鲁 )尝有言,水工之功,视土工为难;中流之功,视河滨之功为难。”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偶因木桩脱落,以致碎石倒塌散漫,却都不曾冲去,儘可能捞用,那土工也蛰陷得无多。”
(3).旧时专司殡葬的人。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土工》:“盖专掌内庭物故宫女殯送之役者,名曰土工。” 苏曼殊 《惨世界》第七回:“﹝他的妻子﹞就去叫一个教士和几个土工,忙忙碌碌的一直到了天黑的时候,那斋祭埋葬的事体,一一料理妥当。”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就在前天,我在城里买了一口小棺材……带着棉絮和被褥,雇了四个土工下乡迁葬去。”
(4).即仵作。旧时检验死尸的吏役。 明 无名氏 《勘金环》第三折:“自小身世习土工,检尸相勘我偏能。”
(5).泥塑匠人。 唐 罗隐 《谗书·二工人语》:“ 吴 之建 报恩寺 也,塑一神於门,土工与木工互不相可。木人欲虚其内,窗其外……土人以为不可。”
《國語辭典》:轻易(輕易)  拼音:qīng yì
1.简单容易。《儒林外史》第七回:「今日二位老爷心诚,请得夫子降坛,这是轻易不得的事。」《文明小史》第六十回:「有什么知己朋友,和懂得此道的,才引他进去看一看,其馀那些人,轻易不得一见。」
2.随便、任意。《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他就住在湖里,他却轻易不会人。」《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3.轻忽怠慢。《史记。卷六十九。苏秦传》:「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國語辭典》:秕糠  拼音:bǐ kāng
秕子和米糠。比喻烦琐或无价值的事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守门诣阙,献书言计,率多空薄,高自矜夸,无经略之大体,咸秕糠之微事。」唐。杜佑〈杜城郊居王处士凿山引泉记〉:「栖迟衡茅,秕糠爵禄。」也作「糠秕」。
《漢語大詞典》:疏贱(疏賤)
亦作“疎贱”。
(1).指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韩非子·主道:“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汉书·梅福传:“博览兼听,谋及疏贱。”《晋书·熊远传》:“求才急於疏贱,用刑先於亲贵,然后令行禁止,野无遗滞。” 唐 白居易 《拣贡橘书情》诗:“踈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宋 陆游 《辞免赐出身状》:“重念某一介疏贱,行能无取。”
(2).谓关系疏远,地位低下。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疏贱者奋飞以择木,縶制者曲从而朝隐。”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闻古者所以採庶人之议,为其疏贱而无嫌也。” 清 陈维嵩 《水龙吟·上观察金长真先生》词:“伏謁辞疎贱,况盈盈 鄂君 舟便。”
(3).疏远轻视。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下:“盖 元 朝任官,惟尚门第,非国人右族,不轻授以爵位,至於南产,尤疎贱之。”
《國語辭典》:蝉翼(蟬翼)  拼音:chán yì
蝉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极轻极薄之物。《晋书。卷六九。周顗传》:「质轻蝉翼,事重千钧。」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國語辭典》:蝉鬓(蟬鬢)  拼音:chán bìn
梳理成如蝉翼般缥缈动人的妇女的两鬓。晋。崔豹《古今注。卷下。杂注》:「魏文帝宫人有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陈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渺如蝉翼,故曰蝉鬓。」南朝梁。元帝〈登颜园故阁〉诗:「妆成里蝉鬓,笑罢敛娥眉。」
《國語辭典》:敝屣  拼音:bì xǐ
破旧的鞋子。比喻毫无价值的事物。南朝陈。徐陵〈禅位陈王策〉:「居之如驭朽索,去之如脱敝屣。」也作「敝蹝」、「蔽屣」。
《國語辭典》:傲世  拼音:ào shì
傲慢自负,轻视世人。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序〉:「故颉顽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训也。」《红楼梦》第三八回:「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漢語大詞典》:贱士(賤士)
(1).轻视士人。 睡虎地 秦 墓竹简《为吏之道》:“吏有五失:……五曰贱士而贵货贝。”
(2).微贱的人。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贵室豪家,弃宅竞窜;贫夫贱士,襁负争逃。”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故有蓬户编氓,桑枢贱士,膾鳞为羞,采薇代旨。”
(3).士人谦称自己。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归赋》:“况北州之贱士,为炎土之流人。”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臣布衣贱士,无官守言责。” 清 龚自珍 《暮春以事趋圆明园》诗:“期门瞩威武,贱士感蹉跎。”
《國語辭典》:平视(平視)  拼音:píng shì
目光向前直视。《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典略曰:『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
《國語辭典》:相轻(相輕)  拼音:xiāng qīng
1.互相轻视。《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2.看轻。《东周列国志》第一○回:「若是忠臣拚一死,宋人未必敢相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