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载舟(載舟)
(1).乘舟。史记·河渠书:“ 禹 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2).谓行船。 宋 欧阳修 《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诗:“ 滁山 不通车, 滁水 不载舟。”
《國語辭典》:载舟覆舟(載舟覆舟)  拼音:zài zhōu fù zhōu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也作「覆舟载舟」。
《国语辞典》:覆舟载舟(覆舟载舟)  拼音:fù zhōu zài zhōu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参见「载舟覆舟」条。
《国语辞典》: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拼音: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
(谚语)比喻事物使用得当则有利,不当则有害。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漢語大詞典》: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