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0,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裨辅
旁佐
挟赞
裨附
肱膂
配贰
打暂
辅祚
屏翊
劻襄
丞相
五湖
鼓吹
都尉
国体
《漢語大詞典》:裨辅(裨輔)
辅佐。国语·晋语四:“此大夫 管仲 之所以纪纲 齐国 ,裨辅先君而成霸者也。”墨子·尚贤中:“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新唐书·褚亮传:“王每征战, 亮 在军中,尝预祕谋,有裨辅之益。”
分類:辅佐
《漢語大詞典》:旁佐
辅佐。 汉 马融 《广成颂》:“驍骑旁佐,轻车横厉。”
分類:辅佐
《漢語大詞典》:挟赞(挾贊)
辅佐。晋书·张寔传:“君其挟赞 琅邪 ,共济艰运。”
分類:辅佐
《漢語大詞典》:裨附
辅佐。《旧唐书·薛登传》:“若以射策为最,则 潘 、 谢 、 曹 、 马 必居 孙 乐 之右;若使协赞机猷,则 安仁 、 灵运 亦无裨附之益。”
分類:辅佐
《漢語大詞典》:肱膂
喻指辅佐,辅弼。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 肃宗 稍稍任以肱膂事,更名 护国 ,又改今名。”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歼殄谤讟,勰辑肱膂。”
分類:辅佐辅弼
《漢語大詞典》:配贰(配貳)
辅佐。 晋 杜预 《皇太子谅闇终制奏》:“况皇太子配贰之至尊,与国为体。”
分類:辅佐
《国语辞典》:打暂(打暂)  拼音:dǎ zhàn
辅佐。元。乔吉〈水仙子。唤回春梦一双蝶〉曲:「海漫漫谁是龙蛇,鲁子敬能施惠。周公瑾会打暂,千古豪杰。」
《漢語大詞典》:辅祚(輔祚)
犹辅佐。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楔子:“据 中立 文武全才,辅祚皇朝。”
分類:辅佐
《漢語大詞典》:屏翊
犹辅佐。 清 姚鼐 《江上攀辕图记》:“骄傲之气泯,而屏翊之道至。”
分類:辅佐
《漢語大詞典》:劻襄
辅佐。劻,同“ 匡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委办断绝洋泾浜接济出力人员拟请分别奖励禀》:“惟在事司董局勇人等,勤营日久,尽力劻襄,均属结实可靠。”
分類:辅佐
《國語辭典》:丞相  拼音:chéng xiàng
职官名。秦汉以后辅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员。多由一人担任,有时亦由二人或多人共同掌政。历代时设时废,或改易其名,明洪武十三年后不复设置。
《國語辭典》:五湖  拼音:wǔ hú
湖泊名:(1)太湖。《国语。越语下》:「战于五湖。」唐。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2)洞庭湖。《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3)太湖及其附近的胥、蠡、洮、滆四湖。宋。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词:「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國語辭典》:鼓吹  拼音:gǔ chuì
1.汉代列于殿庭的乐队,宴群臣及君上餐食时所用。大驾出游,有黄门前后部鼓吹,则用于仪仗之间;又赏赐有功之臣时,如班超拜长史,假鼓吹麾幢,即是臣下受特赐之例。
2.一般的仪仗乐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出入陈旌旗,鸣鼓吹,宛然像个小国诸侯。」
3.音乐。清。谭献桂枝香。瑶流自碧〉词:「䌽旗船舫,华灯鼓吹,无复消息。」
《漢語大詞典》:都尉
(1).官名。 战国 时始置。 秦 灭六国,遂以其地为郡,置郡守、丞、尉。尉典兵,是比将军略低的武官。
(2).官名。 汉景帝 时改 秦 之郡尉为都尉,辅佐郡守并掌全郡的军事。 武帝 又置关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于各要地。又中央官职中有水衡都尉;执行临时职务的有搜粟都尉、协律都尉等,亦 武帝 所设。
(3).官名。 唐 代有轻车都尉、骑都尉等,皆勋官。
(4).官名。 清 代三、四品武职之阶官亦以都尉为称号。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5).复姓。 汉 有 都尉朝 。见汉书·孔安国传
《國語辭典》:国体(國體)  拼音:guó tǐ
1.国家的大体。《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赞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
2.国家的形式。因主权归属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君主国与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