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硕辅(碩輔)
贤良的辅弼之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挚恂:“ 永和 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荐 恂 行侔 颜閔 ,学拟 仲舒 ,文参 长卿 ,才同 贾谊 ,实瑚璉器也,宜在宗庙,为国硕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清 钱谦益 《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硕辅名卿,往往辈出。”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为国家得能吏百,不若得硕辅一。”
分類:贤良辅弼
《漢語大詞典》:近弼
接近帝王的辅弼之臣。 宋 苏轼 《司马光左仆射追封温国公》:“粤惟先朝,延登近弼。”
《漢語大詞典》:良辅(良輔)
贤良的辅弼;好的助手。后汉书·梁商传:“ 商 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己进贤,辟 汉阳 巨览 、 上党 陈龟 为掾属, 李固 、 周举 为从事中郎,於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十:“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 清 宗稷辰 《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序》:“自来贤侯良辅,哲士端人,其由心德而发攄乎善政者,每见之于风咏。”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以彼往昔之经验,必能胜任愉快,为先生良辅也。”
《漢語大詞典》:翼赞(翼讚)
亦作“ 翼讚 ”。
(1).辅佐。后汉书·张纲传:“不能敷扬五教,翼讚日月,而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 晋 潘尼 《释奠颂》:“济济乎肃翼赞之敬。”书·益稷“予欲左右有民汝翼” 唐 孔颖达 疏:“我欲助我所有之人,汝当翼赞我也。” 明 张居正 《辞加恩疏》:“辅弼之职,上则培养君德,翼赞庙謨。”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三章:“﹝ 贺国昌 ﹞亦时举世界潮流,立宪轨道,朝夕訥诲,以翼赞之。”
(2).指帝王的辅弼之臣。 南朝 齐 王俭 《高帝哀策文》:“改步藩屏,来登翼赞。”
《國語辭典》:副贰(副貳)  拼音:fù èr
1.辅佐。《书经。周官》「贰公弘化」句下汉。孔安国。传:「副贰三公,弘大道化。」
2.副本。《魏书。卷六二。李彪传》:「正本蕴之麟阁,副贰藏之名山。」
3.妾。《左传。昭公十一年》「僖子使助薳氏之簉」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妻为正适,妾为副贰。」
4.古时妇女以假发制成的发髻。
《國語辭典》:内辅(內輔)  拼音:nèi fǔ
1.在朝中辅佐君主。《汉书。卷八二。傅喜传》:「喜行义修絜,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
2.太监。《三侠五义》第一七回:「正面一张太师椅上,坐著一位束发金冠蟒袍玉带的王爷,两边有多少内辅伺候。」
《漢語大詞典》:三材
(1).指天、地、人。易·繫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唐 褚亮 《祭方丘乐章·舒和》:“一德惟寧两仪泰,三材保合四时邕。” 宋 范仲淹 《易兼三材赋》:“以设象,象由意通。兼三材而穷理尽性,重六画而原始要终。”
(2).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荀子·君道:“材人愿慤拘録,计数纤嗇,而无敢遗丧,是官人使吏之材也。修饰端正,尊法敬分,而无倾侧之心;守职修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而不使侵夺,是士大夫官师之材也。知隆礼义之为尊君也,知好士之为美名也,知爱民之为安国也,知有常法之为一俗也,知尚贤使能之为长功也,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知无与下争小利之为便於事也,知明制度权物称之为不泥也,是卿相辅佐之材也……能论官此三材者而无失其次,是谓人主之道也。”
(3).三位辅弼之才。国语·晋语四:“且 晋 公子,敏而有文,约而不諂,三材侍之,天祚之矣。”三材,指 狐偃 、 赵衰 、 贾佗 三人。
(4).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周礼·考工记·轮人:“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 郑玄 注:“三材,所以为轂、辐、牙也……今世轂用杂榆,辐以檀,牙以橿也。”
(5).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 郑玄 注:“三材,胶、丝、漆者。”
(6).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吕氏春秋·本味》:“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 高诱 注:“三材,水、木、火。”
《漢語大詞典》:托重(託重)
(1).谓托付以辅弼重任;倚重。晋书·儒林传·徐邈:“帝嘉其谨密,方之於 金 霍 ,有託重之意,将进显位,未必行而帝暴崩。” 宋 陈傅良 《缴奏张子仁除节度使状》:“陛下方将召见闕庭,行采微、杕杜之礼。曾未及讲, 挺 復致仕。故尤以为传闻失实,屏申奏而不信。岂非託重於 挺 ,爱之欲其生乎?”
(2).承受重担。 明 杨涟 《劾史继偕疏》:“即有赤心急公二三相臣,为皇上分忧託重,已是整理费手。”
《漢語大詞典》:钓国(釣國)
(1).求用于国君。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且夫垂竿而为事者, 太公 之遗术也。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罗隐 《题〈磻溪垂钓图〉》诗:“ 吕望 当年展庙謨,直鉤钓国更谁如。”参见“ 钓川 ”。
(2).谓网罗贤士以辅弼治国。 唐 独孤授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屈於一人以钓士,则开霸而图王;侈於一臺以钓国,则兼大而称强。”
《漢語大詞典》:钓川(釣川)
钓于河上。比喻以利禄吸引人才。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六韬:“ 吕尚 坐芧以渔, 文王 劳而问焉。 吕尚 曰:‘鱼求於饵,乃牵其緡;人食於禄,乃服於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小钓钓川,而擒其鱼;中钓钓国,而擒其万国诸侯。’”后用为典故。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方啟钓川之兆,俄缠罢市之悲。”
《漢語大詞典》:大傅
(1).古三公之一,为国君的辅弼之臣。左传·成公十八年:“使 士渥浊 为大傅,使修 范武子 之法。”
(2).辅导太子的官。礼记·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明辅(明輔)
(1).贤明的辅弼。太平经甲部:“圣君明辅,灵官祐人,自得不死,永为种民。”
(2).亦作“ 明甫 ”。证人。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监军爷,你做个明辅,当日个过海平 辽 时,我 薛仁贵 有五十四件大功,都被 张士贵 赖了。”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对谑琴红》:“烦老道做个明甫,他输,与我做儿子;我输,与他做娘。”
《漢語大詞典》:辅职(輔職)
谓担任辅弼的职位。汉书·云敞传:“ 莽 篡位, 王舜 为太师,復荐 敞 可辅职。” 颜师古 注:“为辅弼之任。”
《漢語大詞典》:支辅(支輔)
辅助根本的枝叶。引申为辅弼、支脉等。史记·李斯列传:“ 殷 周 之王千餘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此四角大山实 崑崙 之支辅也。”
《漢語大詞典》:拂臣
辅弼之臣。拂,通“ 弼 ”。《韩诗外传》卷八:“时进善者百人,宫朝者千人,諫臣五人,辅臣五人,拂臣六人。”
分類:辅弼
《漢語大詞典》:训辅(訓輔)
训导辅弼。魏书·北海王详传:“ 永平 元年十月,詔曰:‘故太傅 北海王 体自先皇,特钟友爱,受遗训辅,冲昧攸记。’”
分類:训导辅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