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输与
比不上;给与
《漢語大詞典》:转输(轉輸)
(1).运输。《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 敖仓 ,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迺有藏粟甚多。”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士马疲於甲胄,舟车倦於转输。” 严复 《原强》:“故凡其耕凿陶冶,织絍牧畜,上而至于官府刑政,战守、转输、邮置、交通之事,与凡所以和众保民者,精密广大,较吾 中国 之所有,倍蓰有加焉。”
(2).周转输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苟无大宗官款为之转输,则市面倾倒,而官银钱局亦倒。”
《漢語大詞典》:输纳(輸納)
缴纳。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繇赋》:“如此之类,银数不多,而乃使在京之民向外输纳,不亦劳乎?” 邹鲁 《中国同盟会》:“我 汉 人无异为其牛马,辛苦所得者,尽以输纳,犹以为未足,劳力已尽,生命随之,其絶 汉 人之生计者三也。”
分類:输纳缴纳
《漢語大詞典》:输忠(輸忠)
献纳忠心。 唐 韦应物 《送崔押衙相州》诗:“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考察科道:“与其调停营捄於下,孰若输忠哀恳於上。”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我欲尽孝输忠,则君治亲年,可躋 尧 、 舜 、 彭籛 之上。”
《漢語大詞典》:输官(輸官)
向官府缴纳。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 世祖 章皇帝 特詔:免此加派,其已输官者,准抵次年钱粮。”
分類:官府缴纳
《國語辭典》:输诚(輸誠)  拼音:shū chéng
1.表示真诚。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筳篿巫志怪,香火婢输诚。」
2.表示降服之意。如:「中国在唐代时国势鼎盛,西域各小国纷纷派遣特使向中国输诚。」
《國語辭典》:输赢(輸贏)  拼音:shū yíng
胜败。《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二将马交,斗经三十馀合,不见输赢。」《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我两个各不许用军士,只自并输赢。」
分類:输赢胜负
《國語辭典》:输将(輸將)  拼音:shū jiāng
捐献、输送。《汉书。卷四九。晁错传》:「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戌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甚大惠也。」
《国语辞典》:乐输(乐输)  拼音:lè shū
自愿输纳。《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乃命庸、调、资课皆以米,凶年乐输布绢者亦从之。」
分类:自愿输纳
《國語辭典》:输钱(輸錢)  拼音:shū qián
1.赌博失败而将钱财输给他人。如:「他运气不佳,每赌必输钱。」
2.送钱。《南史。卷四。齐武帝本纪》:「六月辛未,诏省州郡县送故输钱者。」
《國語辭典》:均输(均輸)  拼音:jūn shū
1.职官名。汉武帝时于每郡所置均输官以流通货物。
2.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所创的一种新法。为政府先制定每年物品的预算,由发运司采购物资,以节省不必要的运费。
3.一种九章算术。
《漢語大詞典》:供输(供輸)
(1).指缴纳赋税。 唐 杜荀鹤 《题田翁家》诗:“州县供输罢,追随鼓笛喧。”
(2).指赋税。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引无名氏《哀扇工歌》:“供输不办箠楚频,一朝赴水将谁诉!” 黄远庸 《大势》二:“此后之六个月预算需款共二万万,而部中收入,往昔尚有北数省之供输,乱后则并此无之。”
《漢語大詞典》:输租(輸租)
交纳租税。汉书·儿宽传:“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繦属不絶,课更以最。” 清 郁植 《悲歌》之二:“东隣输租鬻小女, 石壕 夜呼横索钱。” 清 燮清黄 《吴江妪》诗:“官吏急征额,输租詎容迟。”
分類:交纳租税
《國語辭典》:公输(公輸)  拼音:gōng shū
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参见「公输般」条。
《国语辞典》:不输(不输)  拼音:bù shū
不比别人差。如:「妈妈的手艺很好,做的点心不输店里买的。」
分类: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