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傅会(傅會)  拼音:fù huì
1.结合比附古事与时事而发议论。《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2.牵强、附会。《梦溪笔谈。卷二一。异事》:「详『肤施』之义,亦与尸毗王说相符。按《汉书》:『肤施县乃秦县名。』此时尚未有佛书,疑后人傅会县名为说。」
《漢語大詞典》:华藻(華藻)
(1).华丽的藻饰。文选·曹植〈七启〉:“步光之剑,华藻繁縟。” 李善 注:“藻,文采也。” 唐 司空图 《成均讽》:“炫华藻之新装,捧重霄之寳器。”
(2).特指车上的彩饰。后汉书·南匈奴传:“詔赐单于冠带、衣裳、黄金璽、盭緺綬、安车羽盖、华藻驾駟。”
(3).指有彩饰之车。 明 吴承恩 《赠宗万湖令江山》诗:“冠裳换巾袍,动止有华藻。”
(4).华丽的辞藻。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之二:“太平既久,日趋於文,放而不还,末流愈远,浮虚失实,华藻害道。” 清 李慈铭 《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中〈书唐文粹文后〉文后》:“流及 六朝 ,愈尚华藻,波靡递下,乃有风云月露之讥。”
(5).犹华光;光芒。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明星皓皓,华藻之力也歟?” 李轨 注:“星虽皓皓有华藻,然非能自显耀也。”
《國語辭典》:华靡(華靡)  拼音:huá mǐ
华美奢侈。《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
《漢語大詞典》:采藻
(1).采集水藻。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序》《采苹》是赞美“大夫妻能循法度”的诗,故后世以“采藻”用作颂扬妇德的典故。宋史·乐志十四:“化以妇道,覲于内宫。采苹涧滨,采藻涧中。”
(2).采集辞藻。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君子懿文德,采藻其何伤!”
《國語辭典》:掞藻  拼音:shàn zǎo
发抒词藻。《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摛文掞藻,飞觞汎醳。」
分類:铺张辞藻
《國語辭典》:翰藻  拼音:hàn zǎo
文采辞汇。南朝梁。萧统 文选序:「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分類:文采辞藻
《漢語大詞典》:浮藻
(1).浮华的辞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意少一字则义闕,句长一言则辞妙,并有司之实务,而浮藻之所忽也。”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嘆曰:‘为学当如是矣!’遂刮去浮藻,竭心推性命之秘。”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彼钱穀簿书不可言学问矣,浮藻餖飣可为圣学乎?”
(2).浮在水面上的藻类植物。 元 范梈 《秋江钓月》诗:“丝纶荡浮藻,我船尔櫂歌。”
《漢語大詞典》:逸藻
华丽的辞藻。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傅咸 《舜华赋》:“朝阳照灼以舒暉,逸藻采繁而光明。” 唐 李白 《陈情赠友人》诗:“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 明 吕天成 曲品卷上:“ 吴叔华 逸藻出於世家。” 清 朱彝尊 《迈陂塘·赠吴天章》词:“纷纷日下柴车至,逸藻 吴郎 希有。”
分類:华丽辞藻
《漢語大詞典》:奋藻(奮藻)
谓奋笔写作。藻,辞藻。 汉 张衡 《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陈 三皇 之轨模。”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不任吟想之至,聊奋藻以散怀。” 清 黄景仁 《秋兴》诗:“昔人抗遐尚,奋藻辉星躔。”
《漢語大詞典》:龙藻(龍藻)
(1).龙形纹。太平御览卷三四四引《魏都赋》:“劒则流彩之珎,素质之宝,或虹蔚波映,或龟文龙藻。” 唐 李商隐 《端午日上所知剑启》:“龙藻虽繁,鵜膏稍薄。”
(2).奇丽的辞藻。晋书·文苑传·曹毗:“运屈则紆其清暉,时申则散其龙藻。”
《國語辭典》:丽辞(麗辭)  拼音:lì cí
华美的文辞。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丽辞》:「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
《漢語大詞典》:空辞(空辭)
不尚典实但求辞藻的句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
《漢語大詞典》:宏赡(宏贍)
(1).指才力雄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仲文 天才宏赡,而读书不甚广博。”
(2).谓气势宏大,辞藻丰赡。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周 凤阁侍郎 杜景佺 文笔宏赡,知识高远。” 宋 陆游 《荐举人材状》:“宣教郎知 临安 府 临安 县 巩丰 ,才识超卓,文辞宏赡。”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且 班 书典雅宏赡,微特 元 明 人莫能为,即 唐 宋 诸贤, 昌黎 而外,亦未有能几之者。”
《漢語大詞典》:盛藻
华美的辞藻。多用作对别人文章的美称。 晋 陆机 《文赋》序:“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宋书·谢灵运传论》:“ 二祖 、 陈王 ,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隋书·经籍志:“ 宋玉 、 屈原 ,激清风於 南楚 , 严 、 邹 、 枚 、 马 ,陈盛藻於 西京 。”
《漢語大詞典》:逐文
谓追求辞藻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后之作者,採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製日疎,逐文之篇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