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40
典故
4
词典
313
佛典
53
其它
70
共313,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1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辩护士
辩絜
辩据
辩俊
变辩
察辩
拆辩
倡辩
材辩
百口莫辩
碧鸡之辩
笔辩
订辩
诋辩
持辩
《漢語大詞典》:
辩护士(辯護士)
即辩护人。常含贬义。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
二三:“你们的 王先生 倒是新体诗的一位辩护士。”参见“ 辩护人 ”。
分類:
贬义
夏丏尊
《國語辭典》:
辩护人(辯護人)
拼音:
biàn hù rén
诉讼时,为被告者在法庭上辩护的律师,或非律师但经法院许可者,称为「辩护人」。
分類:
法律
法律名词
被告人
委托
经法
法院
许可
指定
《漢語大詞典》:
辩絜(辯絜)
明白简洁。
《
南史·贺瑒传
》
:“既世习
《
礼
》
学,究其精微,占述先儒,吐言辩絜,坐之听受,终日不疲。”
分類:
明白
白简
简洁
《漢語大詞典》:
辩据(辯據)
辩论的依据。
《
新唐书·刘子玄传
》
:“ 子玄 善持论,辩据明鋭。”
分類:
辩论
依据
《漢語大詞典》:
辩俊(辯俊)
俊辩,雄辩,辩才出众。
《
隋书·陆爽传
》
:“﹝ 侯白 ﹞好学有捷才,性滑稽,尤辩俊。”
分類:
雄辩
辩才
出众
《韵府拾遗 铣韵》:
变辩(变辩)
傅休奕赠扶风马钧序: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
《漢語大詞典》:
察辩(察辯)
(1).明察善辩。
《
荀子·劝学
》
:“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2).指古代的“察士”和“辩者”。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名辩思潮的批判》
:“在先 秦 时代,所谓‘名家’者流每被称为‘辩者’或‘察士’。察辩并不限于一家,儒、墨、道、法都在从事名实的调整与辩察的争斗。”
分類:
明察
善辩
和
《国语辞典》:
拆辩(拆辩)
拼音:
chāi biàn
分辩。《水浒传》第三三回:「就叫刘知寨一同去州里拆辩明白,休要枉害人性命。」
分类:
分辩
《漢語大詞典》:
倡辩(倡辯)
善辩。
《
汉书·东方朔传赞
》
:“ 刘向 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於事及 朔 时者,皆曰 朔 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説。”
分類:
善辩
《漢語大詞典》:
材辩(材辯)
谓杰出的辩才。 明
胡应麟
《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冗篇下
》
:“ 恪 材辩英英,照耀一世。”
分類:
杰出
辩才
《國語辭典》:
百口莫辩(百口莫辯)
拼音:
bǎi kǒu mò biàn
虽有众口也难以辩解。比喻冤屈无法申诉辩白。如:「人證、物證俱在,使得他百口莫辩。」《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九回:「牛性此时百口莫辩,生在那里目定口呆。」
分類:
纵有
众多
辩解
《分类字锦》:
碧鸡之辩(碧鸡之辩)
温子升司徒祖莹墓志:口含碧鸡之辩,手握雕龙之文。
分类:
言论
《漢語大詞典》:
笔辩(筆辯)
犹笔论。 汉
王充
《
论衡·自纪
》
:“夫口论以分明为公,笔辩以荴露为通,吏文以昭察为良。”
《漢語大詞典》:
订辩(訂辯)
见“ 订辨 ”。
《漢語大詞典》:
订辨(訂辨)
亦作“ 订辩 ”。 订正辨明。
《
蕙风词话
》
卷三引 金 李治
《与翰苑诸公书》
:“肯容我窜名玉堂之署,日夕相与刺经讲古,订辨文字,不即叱出。” 黄濬
《花随人圣盦摭忆·陈衎记戚继光与俞大猷事》
:“唯 倭 寇与 日 本迺为二事,世俗混淆,正须订辩。”
分類:
订正
辨明
《漢語大詞典》:
诋辩(詆辯)
抵拒和辩解。詆,通“ 抵 ”。 明
王廷相
《〈雅述〉序》
:“虽 宋 儒极力詆辩,以挽返 洙 泗 之风,而才性有限,不能拔出流俗。”
分類:
抵拒
和辩
辩解
《漢語大詞典》:
持辩(持辯)
亦作“ 持辨 ”。 辩论。 明
方孝孺
《孙伯融传》
:“持辨风生,举辞如云,人莫当其口。” 章炳麟
《论式》
:“前世箸论在诸子,未有率尔持辩者也。”
分類:
辩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