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飙起(飆起)
亦作“飇起”。亦作“飈起”。 迅猛兴起。后汉书·马融传:“会 羌 虏飇起,边方扰乱,米穀踊贵,自 关 以西,道殣相望。” 晋 陆机 《辨亡论》上:“于时云兴之将带州,飈起之师跨邑。”《花月痕》第四七回:“各营贼正在睡梦中,忽觉得火焰飆起,呼声振天,就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而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在荒原万万里的尽端,炎炎南国的风云飙起,震雷闪电,山崩海立,全宇宙动摇。”
分類:迅猛兴起
《國語辭典》:雷厉(雷厲)  拼音:léi lì
比喻猛烈而迅速。《文选。扬雄。羽猎赋》:「猋拉雷厉,驞駍駖瓂。汹汹旭旭,天动地吸。」
分類:迅猛
《國語辭典》:横扫(橫掃)  拼音:héng sǎo
迅速猛烈的掠过。《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两只大盐船,被风横扫了,抵在岸边。」
《國語辭典》:电击(電擊)  拼音:diàn jí
1.触电而被击伤。如:「他在修理电线时不幸触及高压线被电击而死。」
2.医疗技术上为挽救危急病人,所采的电流刺激法。如:「医生用电击将心跳已停止的病人挽救回来。」
《漢語大詞典》:神风(神風)
(1).比喻迅猛的军队。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神风潜骇,有赫兹威。” 李周翰 注:“神风,神兵也。”
(2).指人死后的英灵。 清 黄遵宪 《铁汉楼歌》:“公无遗像有精气,恍惚左右神风趋。”
《漢語大詞典》:卷席(捲席)
翻卷席子。多形容气势凶猛,像卷席子一样将全部事物卷走。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一旦义旗举,中原如捲席。”《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始皇 吞噬似长蛇,智力威雄实可夸。 魏国 山河如捲席,风前飞絮雨中花。”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 苍茫 闽 山碧。横扫千军如捲席。”
象卷席子,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喻迅猛急骤。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人民革命军,狂潮如卷席。”
《漢語大詞典》:熛怒
(1).火盛貌。《诗·小雅·正月》“燎之方扬” 汉 郑玄 笺:“火田为燎,燎之方盛之时,炎炽熛怒,寧有能灭息之者!”隋书·礼仪志二:“夏迎 赤熛怒 者,火色熛怒,其灵炎至明盛也。”
(2).引申为热盛。 元 王恽 《苦热叹四十韵》:“今年六月中,荼毒逾往岁。金晶才始状,熛怒势此鋭。”
(3).风迅猛貌。文选·宋玉〈风赋〉:“飘忽淜滂,激颺熛怒。” 李善 注:“熛怒,如熛之声。” 清 吴伟业 《八风诗》之七:“ 飞廉 熛怒向人间, 徐福 求仙恨未还。”
(4). 赤熛怒 的省称。古谓五方帝之一,指南方赤帝,司夏。 金 王琢 《癸酉岁大热》诗:“手摇斗柄酌炎海,力逐 熛怒 乘离宫。” 清 唐孙华 《酷暑次日忽大风雨》诗:“直疑 招矩 战 熛怒 ,乾坤震动惊雷硠。”
《國語辭典》:雷击(雷擊)  拼音:léi jí
1.本指雷电的袭击。带电的云,接近地面而放电,人畜、树木、建筑物为强大雷力所伤害或破坏。如:「那栋大楼自遭到雷击后,已面目全非了。」
2.比喻诛杀或征伐猛烈如雷电袭击。《三国志。卷四三。蜀书。张嶷传》「辄有筹画战克之功」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若终不从,大兵致诛,雷击电下,虽追悔之,亦无益也。」
《國語辭典》:狂潮  拼音:kuáng cháo
1.澎湃汹涌的浪潮。
2.比喻不可阻遏的社会趋势。如:「近年来,民主政治的狂潮袭捲各国,难以抵挡。」
《國語辭典》:震震  拼音:zhèn zhèn
1.光明的样子。《文选。班固。西都赋》:「震震爚爚,雷奔电激。」
2.殷盛的样子。《文选。潘岳。藉田赋》:「震震填填,尘骛连天。」
3.有威严的样子。汉。扬雄《太玄经。卷二。释》:「次七,震震不侮,濯漱其诟。」
《漢語大詞典》:狂发(狂發)
(1).狂心勃发。 唐 李白 《大猎赋》:“斯驰骋以狂发,非至理之弘术。” 王琦 注引老子:“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2).迅猛兴起。 邹韬奋 《召集国防会议前的先决条件》:“在救国怒潮狂发的紧张情势之下,汉奸卖国贼是很难得到容身之地的。”
《漢語大詞典》:彗扫(彗掃)
谓如彗星扫过。多形容兵锋迅猛,歼除无余。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 黠戛斯 潜师彗扫,穹庐瓦解,种族尽膏於原野,区落遂至於荆榛。”
《漢語大詞典》:跃飞(躍飛)
迅猛飞翔。宋书·礼志三:“运动时来,跃飞风举。”
分類:迅猛飞翔
《漢語大詞典》:狂鞭
指迅猛生长的鞭笋。 宋 苏辙 《林笋》诗:“狂鞭已逐草侵径,疏影长随月到楹。” 宋 孔平仲 《春晚遣兴》诗:“狂鞭迸笋偏当户,緑叶成阴巧覆墀。”
分類:迅猛生长
《漢語大詞典》:轻武(輕武)
(1).轻疾迅猛。后汉书·窦宪传:“元戎轻武,长轂四分,云輜蔽路,万有三千餘乘。” 李贤 注:“轻武,言疾也。”
(2).轻捷勇健之兵卒。文选·扬雄〈羽猎赋〉:“徽车轻武,鸿絧緁猎。” 刘良 注:“谓疾车轻武之徒相连次也。”
(3).古代战车名。《文选·张协〈七命〉》:“尔乃列轻武,整戎刚,建云髦,启雄芒。” 吕向 注:“轻武,车名。”
(4).谓轻视武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子中 道:‘而今重文轻武,老伯是按院题的,若武职官出名自辩,他们不容起来,反致激怒弄坏了事。’” 清 吴趼人《俏皮话·羽毛讼》:“羽曰:‘昭代右文轻武,凡文臣之补服,皆羽属,武官之补服,皆毛属,是羽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