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过正(過正)
过分;过头。后汉书·张晧王龚等传赞:“ 安 储遭譖, 张卿 有请。 龚 纠便佞,以直为眚。二子过正,埋车堙井。” 李贤 注引《孟子》:“矫枉过正。”晋书·陆机传:“ 汉 矫 秦 枉,大启王侯,境土踰溢,不遵旧典,故 贾生 忧其危, 晁错 痛其乱。是以诸侯岨其国家之富,凭其士庶之力,势足者反疾,土狭者逆迟,六臣犯其弱纲,七子衝其漏网, 皇祖 夷於黔徒, 西京 病於 东帝 。是盖过正之灾,而非建侯之累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张九成 以为窥议王室之意,至引 高欢 见 魏 政不纲,退结豪杰事,此过正之论也。”
《漢語大詞典》:挢抂过正(撟抂過正)
矫枉过正。谓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撟抂过其正矣。”
《國語辭典》:矫枉过正(矯枉過正)  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èng
纠正过度,不符合中庸之道。《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隋书。卷七四。酷吏传。序》:「汉革其风,矫枉过正。」也作「矫枉过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