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管理  拼音:guǎn lǐ
1.负责管辖处理某事务。《红楼梦》第一四回:「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
2.泛指如何使一群人能够做到协力合作,达成任务之途径与方法。
《國語辭典》:偢问(偢問)  拼音:chǒu wèn
理会、探问。《董西厢》卷三:「没个人偢问,酩子里忍饿。」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倚仗著千两金,万两银,见一等穷相识并不偢问。」也作「瞅问」。
分類:关心过问
《国语辞典》:管閒事  拼音:guǎn xián shì
过问和自己无关的事。《红楼梦》第五八回:「谁许你老子娘又半中间管閒事了?都这样管,又要叫他们跟著我们学什么?」
《漢語大詞典》:置问(置問)
犹过问,究问。金史·方伎传·胡德新:“君此去事业甚远,不必置问。”
分類:过问究问
《漢語大詞典》:过稽(過稽)
过问、查考。 宋 王圭 《赐宰臣韩琦已下乞立寿圣节宜允批答》:“卿等过稽旧章,列上芳牘,缘 华 封之素祝,建寿圣之嘉名。”
分類:过问查考
《漢語大詞典》:置之不问(置之不問)
搁在一边,不予过问。 清 袁枚 新齐谐·抬轿郎君:“乃闭锁书舍中,未几逃出,又为人抬轿矣。如是者再三,祖父无如何,置之不问。” 巴金 《秋》一:“ 郑 家至今尚无安葬的意思,大舅也置之不问。”
分類:过问
《國語辭典》:置若罔闻(置若罔聞)  拼音:zhì ruò wǎng wén
虽有耳闻,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九。阁臣相搆》:「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七侠五义》第五九回:「丁大爷只管盘诘,北侠却毫不介意,置若罔闻。」
《漢語大詞典》:訾问(訾問)
考虑、过问。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民事一切修废利害,孰可缓急轻重,漫不敢訾问。” 清 吴敏树 《宽乐庐记》:“余之老友 郭建林 ,自其少壮时,即有洒然之志,不为禄利学,家计粗足,即不訾问。”
分類:考虑过问
《国语辞典》:旁观袖手(旁观袖手)  拼音:páng guān xiù shǒu
比喻置身事外,不予过问。宋。陆游〈福州请仁王坚老疏〉:「勇退急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也作「袖手旁观」。
《国语辞典》:缩手旁观(缩手旁观)  拼音:sù shǒu páng guān
比喻置身事外,不予过问。宋。辛弃疾〈念奴娇。少年握槊〉词:「缩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也作「袖手旁观」。
《国语辞典》:好管閒事  拼音:hào guǎn xián shì
喜欢插手或过问不是自己的事。如:「那是他们两个人的事,你不要好管閒事了。」
《国语辞典》:不干涉主义(不干涉主义)  拼音:bù gān shè zhǔ yì
一国对他国内政事务不加过问的态度。最初由美国总统门罗提出,后扩大为各国互不干涉内政的观念。
《國語辭典》:搁置(擱置)  拼音:gē zhì
1.放置。如:「把东西搁置在架子上。」
2.停止不办。如:「这件法案已遭搁置,暂不讨论。」
《漢語大詞典》:关豫(關豫)
(1).参与。 汉 仲长统 《昌言》:“故其欲关豫朝政,恇快私愿,是乃理之自然也。”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行军参谋,关豫军中机密。”
(2).关心,过问。宋书·谢弘微传:“ 弘微 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國語辭典》:河水不洗船  拼音:hé shuǐ bù xǐ chuán
比喻置身事外,毫无牵扯。《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是一片本心,特地来报信。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