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领港(領港)  拼音:lǐng gǎng
引导船舰进出港口的领航人员。如:「这个海港潮汐起伏大,港外险滩多,没有经验丰富的领港,极易触礁搁浅。」也作「引港」、「引水人」。
《漢語大詞典》:瀽穴
圩田所设进出水的涵洞。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翻车能沃槁,瀽穴可抽泉。”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旁置瀽穴供吐纳,水旱不得为亏盈。”
《国语辞典》:大楼监控系统(大楼监控系统)  拼音:dà lóu jiān kòng xì tǒng
大楼的中央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进出入人员、货品、车辆管制、电梯、门禁及走道监控,大楼防火设施,灯光及各种安全设施的统合控制,所有的监控项目可以在主控室中一目瞭然。
《国语辞典》:物流中心  拼音:wù liú zhōng xīn
批发供应连锁商店货物的进出货中心。因进出货量庞大,可藉此提高货品回转率、达到合理库存量、降低货物成本,以增加商店利润营收。
《国语辞典》:掩护部队(掩护部队)  拼音:yǎn hù bù duì
军事上指进出于主力部队前方的军队。其任务为及早侦知当前状况,排除行进障碍,并欺骗、迟滞、扰乱敌军。掩护部队为达成任务,必须从事必要的战斗。此部队可用于攻势作战,守势作战,及转进作战。
《国语辞典》:城门捐(城门捐)  拼音:chéng mén juān
旧时进出城门时缴纳的税捐。《文明小史》第七回:「藩库里一时那能筹措得及?所以上头意思,一定要办一个城门捐,一个桥梁捐。」
《国语辞典》:叉门(叉门)  拼音:chǎ mén
立于门中间,分张两臂,阻止人进出。
《国语辞典》:单一市场(单一市场)  拼音:dān yī shì chǎng
拥有相同的关税,货物可自由进出,而没有设限的市场。如:「欧洲的经济联盟希望藉由单一市场来整合区域经济。」
《国语辞典》:老门槛(老门槛)  拼音:lǎo mén kǎn
门槛,进出所必经。此指资格与经验。「老门槛」指对某方面非常熟悉老练的人。如:「说到钓鱼,他可是个老门槛。」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上海地棍之拆梢》:「上海地棍之施术,不能施之于老门槛也。老门槛者,精熟世故者之称也。」
《国语辞典》:吞吐量  拼音:tūn tǔ liàng
在一定期间内,由海运进出港口,且在港内装卸货物的总数量。通常以吨为单位。如:「港务局已在填海造土,不断兴建码头,扩充货匮吞吐量」
《国语辞典》:心瓣膜  拼音:xīn bàn mò
控制心脏血液进出的流量,并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包括房室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
《国语辞典》:使用钱(使用钱)  拼音:shǐ yòng qián
旧时指进出官府时送与官差的红包。《水浒传》第二○回:「宋江道:『我再与你银子十两做使用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免不得赔酒赔饭,又把使用钱送了公人。」也称为「使费」。
《国语辞典》:台胞證(台胞證)  拼音:tái bāo zhèng
台湾人民进出大陆地区的證明文件。全称为「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證」。
《國語辭典》:户限为穿(戶限為穿)  拼音:hù xiàn wéi chuān
踏穿门槛。形容来访人数众多。语本唐。李绰《尚书故实》:「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分類:门坎进出
《國語辭典》:打踅  拼音:dǎ xué
1.在各地行走卖艺。《水浒传》第五一回:「都头出去了许多时,不知此处近日有个东京新来打踅的行院,色艺双绝,叫做白秀英。」
2.走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元来那王尼有一身奢遮本事,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踅,那女眷们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