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潘勤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潘勤(1381年—?),字进学,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嵩盛坊人。进士出身。浙江乡试十九名。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会试四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名。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
《國語辭典》:进学(進學)  拼音:jìn xué
1.学问有所增益。《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此皆进学之道也。」
2.科举时代,童生考取生员,入府县学肄业,称为「进学」。《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将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备酒饭,请了集上新进学的梅三相做陪客。」
《国语辞典》:进学解(进学解)  拼音:jìn xué jiě
文章名。唐代韩愈所作。以主客答问方式,托言己之不得志。
《漢語大詞典》:登学(登學)
上学;进学。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诔》:“聿尚登学,严道尊师。”
分類:上学进学
《漢語大詞典》:进庠(進庠)
犹进学。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至今两 川 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还有考试进庠,做青衿弟子。”
分類:进学
《國語辭典》:小友  拼音:xiǎo yǒu
1.年长者称年纪小的朋友。《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泌在旁,帅尔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九龄惊,致容谢之,因呼『小友』。」
2.明朝称童生为「小友」。《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漢語大詞典》:少友
小友。年长者对年轻友人的称呼。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 孔融 ﹞既得济,益奇贵 慈 ,曰:‘卿,吾之少友也。’”
《國語辭典》:同案  拼音:tóng àn
1.科举时代同年考中,姓名同列一榜者。《儒林外史》第三回:「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
2.同桌。《北史。卷五一。齐宗室诸王传上。赵郡王琛传》:「神武令常山王与同卧起,日夜喻之。并敕左右,不许进水,虽绝清漱,午辄不肯食,由是神武食必呼与同案。」
3.同一案件。如:「同案处理」。
《漢語大詞典》:舀酒
旧时 广东 风俗。凡遇进学中举等事,得报之后,在大门外,安置一口缸,开几坛酒,舀在缸里,任凭乡邻及过往人取饮,谓之“舀酒”。见 清 吴沃尧 《劫馀灰》
《国语辞典》:推贤进士(推贤进士)  拼音:tuī xián jìn shì
推举贤人,引进学者。唐。姚崇〈答张九龄书〉:「近蒙奖擢,倍励驽庸,每以推贤进士为务,欲使公卿大夫称职。」
《国语辞典》:搭馆(搭馆)  拼音:dā guǎn
旧时将子女送到别人的私塾进学,称为「搭馆」。
进学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孝顺,仁慈,惠施等法。
劝进学道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进学经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