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踵见
贽卷
呈面
敕见
版谒
谢谒
私觐
唱门
赇谒
摈士
绿头牌
《漢語大詞典》:踵见(踵見)
屡次进见。庄子·德充符:“ 鲁 有兀者 叔山无趾 ,踵见 仲尼 。” 郭象 注:“踵,频也。”一说,用脚后跟走着去求见。参阅 陆德明 释文引 晋 崔譔 曰。
《漢語大詞典》:贽卷(贄卷)
进见的文卷。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三:“ 丁文简公 度 尝言:‘举进士时,以知制誥为贄卷。’”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八和林卿韵》词:“窜涂贄卷,取怨奇章。”
分類:进见文卷
《漢語大詞典》:呈面
犹进见,谒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彭晋叟》:“﹝吏﹞乃为之谋曰:‘经干 潘公諟 ,汝乡人也。盍往归之?’ 彭 以呈面为难。”
分類:进见谒见
《漢語大詞典》:敕见(敕見)
敕命进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钟毓 、 钟会 少有令誉,年十三, 魏文帝 闻之,语其父 钟繇 曰:‘可令二子来!’於是敕见。”
分類:敕命进见
《漢語大詞典》:版谒(版謁)
持名帖进见。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张先生 所谓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诸侯者也。此岂版謁所可光饰哉!”
分類:名帖进见
《漢語大詞典》:谢谒(謝謁)
进见拜谢。魏书·元顺传:“时领军 元叉 威势尤盛,凡有迁授,莫不造门谢謁。”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后有 元 长史名 濬之 来谢謁,即其黿也。”
分類:进见拜谢
《漢語大詞典》:私觐(私覲)
私自进见。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私覲於 子产 ,以玉与马。”
《漢語大詞典》:唱门(唱門)
在门口高声通报来客或进见者。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延师》:“丑唱门介:‘ 南安 府学生员进。’”
《國語辭典》:赇谒(賕謁)  拼音:qiú yè
赇,贿赂。赇谒指给与不当的财物以请求拜见。《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传。中宗八女传》:「与安乐、宜城二主、后媦郕国崇国夫人争任事,赇谒纷纭。」
《漢語大詞典》:摈士(擯士)
引导初为士者进见于王。周礼·夏官·司士:“掌摈士者,膳其挚。” 郑玄 注:“摈士,告见初为士者於王也。”
分類:引导进见
《漢語大詞典》:绿头牌(緑頭牌)
亦称“ 緑头籤 ”。 1. 清 制,凡进见皇帝者,皆用粉牌书写姓名、履历。牌头饰绿色者称绿头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绿头牌:“定制:凡召见、引见等名次,皆用粉牌书名,雁行以进。王、贝勒用红头牌,公以下皆用緑头牌,缮写姓名、籍贯及入仕年岁、出师勋绩诸事,以便上之观览焉。”
(2). 清 代沿 明 制,凡遇紧急事务或事涉琐细,由六曹章奏者,即用绿头木牌,以满文书节略于其上,称为绿头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绿头牌:“国朝六曹章奏,悉沿 明 制。惟紧急事或涉琐细者,则削木牌而緑其首,以 满洲 字书节略于其上,不时入奏取旨,不下内阁票拟,谓之緑头牌子,盖古方策遗意也。”
(3). 清 代用以捕人或赦免罪人的木牌。用绿色漆牌头,称绿头牌或绿头籤。《〈赖古堂集〉附录·年谱》:“ 世祖皇帝 升遐凭几之际,詔赦在狱诸人,呼名至公,大臣云,单有緑头牌赦尔,尔係大臣,宜向闕谢恩。”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抽出緑头籤,取开红圈票,把几个白衣山人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