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进退为难(進退爲難)
见“ 进退两难 ”。
《國語辭典》:进退两难(進退兩難)  拼音:jìn tuì liǎng nán
前进不了,又后退不得。形容处境困窘。《三国演义》第六五回:「今马超正在进退两难之际,亮凭三寸不烂之舌,亲往超寨,说马超来降。」《西游记》第二一回:「呆子又不敢上他门,又没人看守马匹、行李,果是进退两难,怆惶不已。」
《漢語大詞典》:进退无措(進退無措)
谓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元史·忠义传二·李黼:“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譟而至,舟遇桩不得动,进退无措。”《水浒传》第六十回:“当晚二更时分,天色微明,十五个头领,都在寨中纳闷,正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嗟咨叹惜,进退无措。”亦作“ 进退失措 ”。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詆訶,进退失措者,莫不羣笑,声闻於外。”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陆炳吉》:“ 陆 方心动欲还,奈歧路之中又有歧焉者,不知所向,正进退失措间,遥望前林,有灯火明灭。”
《國語辭典》:进退无据(進退無據)  拼音:jìn tuì wú jù
前进后退都无所凭藉。《晋书。卷五八。周处传》:「邪正失所,进退无据,诚国体所宜深惜。」宋。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表第四表:「不许臣陈让恩命,令断来章者,上言则是拒命,受宠则是要君,忧惶失图,进退无据。」
《國語辭典》:进退无路(進退無路)  拼音:jìn tuì wú lù
前进后退都无路。形容处境窘迫,无处容身。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九。张颜承节》:「孤困异土,兼乏裹粮,进退无路,不如死。」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一七出:「小生囊箧罄然,家园迢递,进退无路,特问公公指引,再去寻他。」也作「进退无门」。
《國語辭典》:进退无门(進退無門)  拼音:jìn tuì wú mén
前进后退都无路。形容处境窘迫,无处容身。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眼见的身上无衣,肚里无食,可著他便进退无门。」《野叟曝言》第三四回:「奴家此时,进退无门,竟不知所往,望姐姐有以教之!」也作「进退无路」。
《漢語大詞典》:进退无所(進退無所)
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明 孔迩 《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 万山 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进退无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 明 夏完淳 《南都杂志》二四:“溃卒进退无所,遂叛降虏。”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生负气出门,进退无所,躑躅于 利涉桥 上,将为抱石之谋。”亦作“ 进退失所 ”。 清 唐才常 《辨惑》:“然则膜视君民,孤身遁世,进退失所,首鼠两穷,其与存者几何?”
《漢語大詞典》:进退无途(進退無途)
同“ 进退无路 ”。 魏书·郦范传:“腹背受敌,进退无途,虽有 韩 白 ,恐无全理。”
《漢語大詞典》:进退无依(進退無依)
谓前进、后退均无所凭依。 晋 道安 《平心露布文》:“师旅困穷,城池陷露,君臣失色,进退无依。”
《分类字锦》:进退闲雅(进退闲雅)
宋史和岘传建隆初授太常博士从祀南郊赞导乘舆进退闲雅太祖谓近侍曰此谁氏之子熟于赞相左右即以岘门阀对俄拜刑部员外郎兼博士仍判太常寺
分类:卿监
《漢語大詞典》:进退消息(進退消息)
增减;变化。 清 魏源 《〈圣武记〉叙》:“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亦作“ 进退消长 ”。 清 魏源 《〈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君在 乾隆 末,与大学士 和珅 同朝,鬱鬱不合,故与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
分類:增减变化
《漢語大詞典》:进退消长(進退消長)
见“ 进退消息 ”。
《漢語大詞典》:进退消息(進退消息)
增减;变化。 清 魏源 《〈圣武记〉叙》:“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亦作“ 进退消长 ”。 清 魏源 《〈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君在 乾隆 末,与大学士 和珅 同朝,鬱鬱不合,故与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
分類:增减变化
《漢語大詞典》:进退双难(進退雙難)
见“ 进退两难 ”。
《國語辭典》:进退两难(進退兩難)  拼音:jìn tuì liǎng nán
前进不了,又后退不得。形容处境困窘。《三国演义》第六五回:「今马超正在进退两难之际,亮凭三寸不烂之舌,亲往超寨,说马超来降。」《西游记》第二一回:「呆子又不敢上他门,又没人看守马匹、行李,果是进退两难,怆惶不已。」
《漢語大詞典》:进退应矩(進退應矩)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宋书·乐志三》:“旄旍指麾,进退应矩。”
《國語辭典》:进退首鼠(進退首鼠)  拼音:jìn tuì shǒu shǔ
首鼠,迟疑不决。进退首鼠指拿不定主意,进退两难。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又思此别相见定何时,进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实者而寓之书。」
《漢語大詞典》:进退失所(進退失所)
见“ 进退无所 ”。
《漢語大詞典》:进退无所(進退無所)
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明 孔迩 《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 万山 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进退无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 明 夏完淳 《南都杂志》二四:“溃卒进退无所,遂叛降虏。”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生负气出门,进退无所,躑躅于 利涉桥 上,将为抱石之谋。”亦作“ 进退失所 ”。 清 唐才常 《辨惑》:“然则膜视君民,孤身遁世,进退失所,首鼠两穷,其与存者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