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远亲(遠親)  拼音:yuǎn qīn
1.住得较远的亲戚。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四折:「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
2.关系较疏远的亲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元普心下著疑,想道:『我那里来这样远亲?』」也称为「远房」。
《國語辭典》:远亲不如近邻(遠親不如近鄰)  拼音: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
住得远的亲戚不如近处的邻居,可以相互照顾、扶持。《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休要失了人情。」明。汪錂《春芜记》第一二出:「小姐,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他是我们邻舍,就见也何妨。待我接他过来。」
《国语辞典》: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拼音:pín jū nào shì wú rén wèn,fù zài shēn shān yǒu yuǎn qīn
(谚语)贫困时乏人问津,富贵时车马盈门。形容人情冷暖,嫌贫爱富。《平妖传》第一八回:「平常里认得的,只做不认得。街上撞著他,把扇儿摭脸,只当不看见。自古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