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果断(果斷)  拼音:guǒ duàn
果敢决断,毫不犹豫。《红楼梦》第二二回:「谁想黛玉见宝玉此番果断而去,故以寻袭人为由,来视动静。」
《漢語大詞典》:疑畏
(1).猜疑畏惧。宋书·檀道济传:“ 道济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 宋 苏舜钦 《论西事状》:“近者,朝廷拜置 夏竦 、 韩琦 、 范仲淹 等,此皆平定外夷,人所属望者。贼 昊 姦譎,故必疑畏,疑畏则将以事验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以君高义,托为燕婉,然实不敢祸君。倘见疑畏,即从此辞。”
(2).指迟疑畏缩。南史·刘穆之传:“一失权柄,无由可得。公功高勋重,不可直置疑畏,便可入朝共尽同异。”
《漢語大詞典》:夷与(夷與)
迟疑不前。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之四:“弭节且夷与,参差闻凤笙。”
分類:迟疑
《漢語大詞典》:疑碍(疑礙)
(1).迟疑挂碍。 唐 白居易 《卯时酒》诗:“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
(2).猜疑隔阂。 宋 曾巩 《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遇人无疎密,一与之倾盖无疑碍。”
(3).指困顿的环境。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及其为相也,构致羣材,使栋梁榱桷咸适其用……如故 韦简州 勋 及 稹 等拔於疑碍,置之朝行者又十数。”
《國語辭典》:由由  拼音:yóu yóu
自得的样子。《孟子。公孙丑上》:「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漢語大詞典》:疑留
迟疑耽搁。后汉书·宦者传序:“ 竇武 、 何进 ,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嚣怨,协羣英之埶力,而以疑留不断,至於殄败。”晋书·应詹甘卓等传论:“ 甘卓 伐暴寧乱,庸绩克宣……既而人挠其谋,天夺其鉴,疑留不断,自取诛夷。”
分類:迟疑耽搁
《國語辭典》:夷由  拼音:yí yóu
1.迟疑不决。《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或夷由未殊,颠狈顿踬,蠕蠕蟫蟫。」也作「夷犹」。
2.鼯鼠。《尔雅。释鸟》:「鼯鼠,夷由。」
《國語辭典》:鼯鼠  拼音:wú shǔ
动物名。哺乳纲齧齿目鼠属。外形像松鼠,背暗褐色,腹部白色。尾长,前后肢间有宽大的皮膜,可滑翔于树林间。以树皮、果实和昆虫为食物。也称为「飞鼠」。
《漢語大詞典》:蹰踟(躕踟)
亦作“蹰踟”。 心里迟疑,来回走动的样子。 明 唐顺之 《周襄敏公传》:“会 大同 杀都御史报至,公愕然,因入静室蹰踟久之,喜曰:‘吾得之矣!’乃开门召诸将吏军卒尽入。”
《漢語大詞典》:彽徊
徘徊,迟疑不前貌。
分類:徘徊迟疑
《漢語大詞典》:彝犹(彝猶)
夷犹。迟疑不行貌。 清 方文 《淮渎敕》诗:“今冬有客 淮南 游,经过瀆庙聊彝犹。”
分類:迟疑不行
《國語辭典》:儗儗  拼音:nǐ nǐ
1.草木繁盛的样子。《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故其诗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也作「薿薿」。
2.迷惑不解的样子。唐。柳宗元〈梦归赋〉:「若有鉥予以往路兮,驭儗儗以回复。」
《漢語大詞典》:游疑
游移迟疑。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致潮王黄子隆书》:“望弟依兄,勿再游疑,疑则了事矣!”《花城》1981年第1期:“他从对方游疑的眼神里捕捉那隐藏在心底的隐私。”
分類:游移迟疑
《漢語大詞典》:遁巡
迟疑徘徊,欲行又止的样子。遁,通“ 逡 ”。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秦 人开 关 延敌,九国之师遁巡而不敢进。” 颜师古 注:“遁巡,谓疑惧而却退也。遁音千旬反。”按, 汉 贾谊 作“逡巡”。 清 方履篯 《赵收庵先生二学图记》:“遁巡忘答,从登前墀,操卮执觚,立醊其醨。”
分類:迟疑徘徊
《漢語大詞典》:回迂(迴迂)
迂回,迟疑。 宋 陈师道 《赠石先生》诗:“迫人鬢頷纷纷白,临事迴迂种种迟。”
分類:迂回迟疑
《漢語大詞典》:沈哦
犹沉吟。迟疑,犹豫。 明孙仁孺《东郭记·出而哇之》:“一霎时鼎中调,席上罗,好教咱几度沉哦,是萱慈再四央着我。”参见“ 沉吟 ”。
《國語辭典》:沉吟  拼音:chén yín
1.迟疑、犹豫。《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隗嚣》:「邯得书,沉吟十馀日,乃谢士众,归命洛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李方哥见程朝奉要收拾起银子,便呆著不开口,尽有些沉吟不舍之意。」
2.深思。汉。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西游记》第一四回:「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
3.低声吟咏。唐。杜甫〈寒夜溪行舟中作〉诗:「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
4.沉重。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小姐病转沈吟,待我扶他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