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著述  拼音:zhù shù
1.写作撰述。《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赞曰》:「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文选。班固。答宾戏序》:「专笃志于儒学,以著述为业。」
2.撰述的文章或书籍。如:「他最近的著述,获得学界很高的评价。」
《國語辭典》:述作  拼音:shù zuò
论述与创作。《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國語辭典》:祖述  拼音:zǔ shù
宗奉、效法古人的所作所为。《汉书。卷七二。龚舍传》:「其言祖述王吉、贡禹之意,为大夫二岁馀,迁丞相司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蔡邕释诲,体奥而文柄;景纯客傲,情见而采蔚:虽迭相祖述,然属篇之高者也。」
《漢語大詞典》:纪述(紀述)
记载叙述。纪,通“ 记 ”。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宠传褒詔,喜动邻封,方属沉緜,难辞纪述。”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时公已致仕在 潁川 ,以其间纪述有未欲广者,因尽删去之。” 朱自清 《中国歌谣》:“客籍人有一种风俗,很有可纪述的价值的。”
分類:记载叙述
《國語辭典》:继述(繼述)  拼音:jì shù
继承、接续。如:「不能继述先人的遗业,是有志青年的遗憾。」
分類:继承
《國語辭典》:述职(述職)  拼音:shù zhí
向长官报告所任职务。《孟子。梁惠王下》:「述职者,述所职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高级汉语词典》:撰述  拼音:zhuàn shù
著述
分类:撰述
《國語辭典》:撰述  拼音:zhuàn shù
撰写、著述。《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先生这一番汗马的功劳,限于资格,料是不能载入史册的了,须得几位大手笔,撰述一番,各家文集里传留下去,也不埋没了这半生忠悃。」也作「撰著」。
分類:著述
《國語辭典》:称述(稱述)  拼音:chēng shù
称扬述说。《国语。晋语六》:「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京师诸儒称述焉。」
《漢語大詞典》:称述
叙述。孔丛子·论书:“﹝ 孔子 答曰:﹞ 周公 以 成王 之命,作《康誥》焉,穪述 文王 之德,以成勑戒之文。”
分類:叙述
《國語辭典》:绍述(紹述)  拼音:shào shù
遵循前人的遗规事业。《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章惇传》:「于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元祐所革一切复之。」
《漢語大詞典》:述事
(1).陈述往事;叙事。史记·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来者。”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 武帝 获麟, 迁 以为述事之始。”《南齐书·崔祖思传》:“述事之徒,褒諛为体。世无 董狐 ,书法必隐;时闕 南史 ,直笔未闻。”
(2).继续前人的事业。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然臣以谓陛下念祖宗艰难之功,必思所以持盈守成;慕 神考 劬劳之德,必思所以继志述事。”清史稿·高宗纪一:“朕以继志述事之心,际重熙累洽之后,欲使海澨山陬,俱沾大泽。”
《國語辭典》:陈述(陳述)  拼音:chén shù
叙述事情。《文明小史》第五回:「且说首县上府禀见之下,当将金委员托说的话,婉婉转转陈述了一遍。」
《漢語大詞典》:具述
备述,详细陈述。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木师古》:“僧徒皆惊 师古 之犹存,询其来由, 师古 具述其状,徐徐拂衣而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鸱夷子见黜:“使 子皮 居 严子陵 之上, 季真 寘 张子同 之列,则有不可者。故具述之,覬来者知予之不敢苟,而高士之尤可贵也。”
《漢語大詞典》:无述(無述)
无可称道;无人称道。论语·宪问:“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朱熹 集注:“述犹称也。”《汉书·成帝纪》:“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否则,学者无述焉。” 南朝 宋 鲍照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神化岂有方,妙象竟无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