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
词典
2
分类词汇
4
分类词汇
脱兔
逋叛
瓮中之鳖
口中虱
《國語辭典》:
脱兔(脫兔)
拼音:
tuō tù
兔子跳脱敏捷。比喻行动迅疾。《史记。卷八二。田单传》:「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分類:
脱逃
逃之
行动
迅疾
杜牧
《漢語大詞典》:
逋叛
叛逃。亦指叛逃之人。
《宋书·袁豹传》
:“而野心不革,伺隙乘间,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扰我 蛮獠 ,摇荡我疆垂。”
《
梁书·武帝纪下
》
:“所讨逋叛,巧籍隐年,闇丁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不问往罪。”
《南史·循吏传·孙廉》
:“或有身殞战场,而名在叛目,监符下讨,称为逋叛,録质家丁。”
分類:
叛逃
逃之
《國語辭典》:
瓮中之鳖(甕中之鱉)
拼音:
wèng zhōng zhī biē
困在瓮中的鳖。比喻在掌握之中,无法逃脱的人或物。《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杨八老和一群百姓们,都被倭奴擒了,好似瓮中之鳖,釜中之鱼,没处躲闪,只得随顺,以图苟活。」《精忠岳传》第七六回:「这几个小南蛮,只算得个瓮中之鳖,不消费得僧家大力,管教他一个个束手就缚。」
分類:
掌握
握之
脱逃
逃之
《漢語大詞典》:
口中虱
捉虱时或置口中啮杀,故以喻难逃之敌。
《
汉书·王莽传中
》
:“校尉 韩威 进曰:‘以 新 室之威而吞胡虏,无异口中蚤蝨。’”
分類:
时或
难逃
逃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