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9,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选材
择配
选良
练日
铨择
诹日
博选
论材
决机
物土
选名
择友
安门
选吏
择言
《國語辭典》:选材(選材)  拼音:xuǎn cái
1.挑选人材。如:「只要表现良好,公司都会量能选材,给予升迁。」《新唐书。卷一二二。列传。魏元忠》:「官以安人,非以害于人也。先王欲人治必选材,欲人安必省事,此诚同天下忧也。」
2.挑选合适的材料或题材。如:「要烹调出一道可口的菜,首先要注意选材。」
《國語辭典》:择配(擇配)  拼音:zé pèi
选择配偶。《水浒传》第一一○回:「段三娘从小不循闺训,自家择配。」《老残游记》第一四回:「我们办这件事当分个前后次第:以替他赎身为第一步,以替他择配为第二步。」也作「择偶」。
《漢語大詞典》:选良(選良)
(1).选择优秀的人才。司马法·用众:“选良次兵,是为益人之强。”
(2).指挑选出来的优秀人才。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关于文艺的不朽性》:“再进一步便是自己的民族性的优越,本民族是天帝的选良,是神明的胄裔。”
《漢語大詞典》:练日(練日)
选择日期。练,通“ 拣 ”。 南朝 宋 谢庄 《太子元服上太后表》:“练日简辰,显被元服。” 唐 张说 《大唐封祀坛颂》:“ 天姥 练日, 雨师 洒道。” 清 张自超 《扫尘行》:“扫尘练日腊三七,细竹长竿风捲疾。”
《漢語大詞典》:铨择(銓擇)
评量选择。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斯并同在编次,不加銓择,岂非芜滥者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其论诸家所藏多猥杂,不务銓择,切中歷朝馆阁之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文海:“莫若委馆阁官,銓择本朝文章,成一代之书。”
分類:评量选择
《漢語大詞典》:诹日(諏日)
商量选择吉日。仪礼·特牲馈食礼:“特牲馈食之礼,不諏日。” 郑玄 注:“諏,谋也。” 清 冯桂芬 《〈广西乡试录〉序》:“既宣旨午门外,諏日就道,仲秋之朔,驰抵 桂林 。”
《漢語大詞典》:博选(博選)
广泛地选择。鹖冠子·博选:“贤圣者以博选为本者也,博选者以五至为本者也。”战国策·燕策一:“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之士必趋於 燕 矣。”后汉书·和帝纪:“博选术艺之士,以充其官。”
分類:广泛选择
《漢語大詞典》:论材(論材)
选择人材。论,通“ 抡 ”。管子·君臣上:“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管子·君臣上:“选贤论材,而待之以法。”
《漢語大詞典》:决机(決機)
依据时机采取适宜决策。决,通“ 抉 ”,选择。《三国志·魏志·贾诩传》:“公明胜 绍 ,勇胜 绍 ,用人胜 绍 ,决机胜 绍 。” 明 叶式 《题〈诚意伯刘公集〉》:“故其决机悟主,一似 孔明 之於 先主 , 周瑜 之於 孙策 。” 明 吴易 《定襄侯郭忠武公登》诗:“ 英宗 北狩初,决机一何早。”
《漢語大詞典》:物土
(1).土地所产的物品。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先王疆理天下,画为九壤,物土不同,风俗亦异。”
(2).选择合适的土地。仪礼·既夕礼:“筮宅,冢人物土。” 郑玄 注:“物,犹相也。相其地可葬者,乃营之。”文选·潘岳〈西征赋〉:“在皇代而物土,故毁之而又復。” 李善 注:“在皇代物其土宜,故前毁之而今又復。”
(3).指土地。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 唐 顾况 《湖州刺史厅壁记》:“其英灵所诞,山泽所通,舟车所会,物土所产,雄於 楚 越 。”
《漢語大詞典》:选名(選名)
选择有名声的。犹择优。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子大夫选名昇学,利用宾王。” 李善 注:“礼记曰:司徒论选士之秀者,升之於学曰俊士。”
《国语辞典》:择友(择友)  拼音:zé yǒu
选择朋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要谨慎择友。」
分类:选择朋友
《国语辞典》:安门(安门)  拼音:ān mén
安装门户。传统上在进行「安门」仪式前,一定要选择吉日吉时。
《漢語大詞典》:选吏(選吏)
(1).选择贤能者为吏。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故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 宋 欧阳修 《桐花》诗:“选吏择孝廉,视民婴与孩。”
(2).指经过挑选的贤吏、能吏。
《漢語大詞典》:择言(擇言)
(1).选择适当的话。国语·晋语九:“择言以教子,择师保以相子。”战国策·魏策二:“酒酣,请 鲁君 举觴。 鲁君 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 仪狄 作酒而美,进之 禹 。 禹 饮而甘之,遂疏 仪狄 ,絶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雋雅雍容之度,即使生为僕从,旦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九章:“他高兴时候,也和烦恼时候一样,有点口不择言的。”
(2).败言或不合法度的议论。择,通“ 殬 ”。书·吕刑:“敬忌,罔有择言在身。” 孙星衍 疏:“择为殬假借字。説文云:‘殬,败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殬、斁、择古音竝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言必敬必戒,罔或有败言出乎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