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通灵(通靈)  拼音:tōng líng
通于神灵,和鬼神相通。《三国演义》第八九回:「万望尊神,念本朝恩义,通灵显圣,护祐三军!」
《漢語大詞典》:通灵台(通靈臺)
汉武帝 为其妃 钩弋夫人 所建之台。三辅黄图·甘泉宫引 汉 王褒 《云阳宫记》:“ 鉤弋夫人 从至 甘泉 而卒,尸香闻十餘里,葬 云阳 。 武帝 思之,起 通灵臺 於 甘泉宫 。”
分類:汉武帝
《分类字锦》:饮水通灵(饮水通灵)
徐照 赠不食姑诗 近年全不食,饮水自通灵。
《分类字锦》:肘后通灵(肘后通灵)
陆龟蒙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诗 眉间入静三辰影,肘后通灵五岳图。
分类:道士
《漢語大詞典》:通灵草(通靈草)
忍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忍冬
分類:忍冬
《分类字锦》:通灵感物(通灵感物)
马融长笛赋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
分类:
《国语辞典》:妙画通灵(妙画通灵)  拼音:miào huà tōng líng
东晋画家顾恺之为人超脱而可笑的一个故事。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顾恺之传》。
《国语辞典》:通灵宝玉(通灵宝玉)  拼音:tōng líng bǎo yù
有灵性而珍奇的玉石。《红楼梦》小说中的主人翁贾宝玉,传中说他的前身是女娲氏于大荒山无稽崖炼石补天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通灵宝玉,在其出生时口中含玉,故亦可说贾宝玉即是此通灵宝玉的化身。
《分类字锦》:播德通灵(播德通灵)
初学记魏名臣奏事曰乐所以播德通灵
分类:作乐
《分类字锦》:气篆通灵(气篆通灵)
袁桷 次韵王寅甫侍读莅醮长春宫诗 气篆通灵归廓落,心章祈岁报清平。
分类:道教
《漢語大詞典》:灵明(靈明)
(1).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 。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
(2).神灵,神明。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3).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宋 苏辙 《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遥碧落。”
(4).通灵明敏。 明 王守仁 《〈大学〉问》:“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 明 张居正 《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但此中灵明,虽缘涉事而见,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先儒以灵明知觉为心,盖本之乾知。”
(5).聪明,智慧。 晋 王珣 《歌太宗简文皇帝》诗:“灵明若神,周淡如渊。” 清 黄宗羲 《姜友棠诗序》:“顾今之为诗者,才入雅道,便涉艺门……纷紜胶臈,自錮其灵明。”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老辈之灵明,蔽翳於经验。”
(6).指精神。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
《國語辭典》:圆活(圓活)  拼音:yuán huó
灵活圆滑而不固执己见。《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横执著,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
《國語辭典》:圆活(圓活)  拼音:yuán huo
灵活畅达。明。李东阳《麓堂诗话》:「律诗起承转合,不为无法,但不可泥,泥于法而为之,则撑拄对待,四方八角,无圆活生动之意。」
《國語辭典》:一点灵犀(一點靈犀)  拼音:yī diǎn líng xī
语本唐。李商隐〈无题〉诗二首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心心相映。元。汪元亨〈折桂令。望南山归去来兮〉曲:「跨百尺长鲸,逐双飞彩凤,通一点灵犀。」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一○出:「但得皆如意,两情称,始信一点灵犀,诚通海神。」亦比喻灵敏慧捷。元。王仲诚〈粉蝶儿。昨宴东楼套。满庭芳〉曲:「蕙兰性一点灵犀透,举止温柔。」
《国语辞典》:超心理学(超心理学)  拼音:chāo xīn lǐ xué
1.以科学方法研究超感知觉。
2.以各种预言、通灵能力等超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称为「副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