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通通  拼音:tōng tōng
全部、所有的。如:「参加这次摸彩的人通通有奖。」也作「统通」、「统统」。
《漢語大詞典》:直通通
径直;无遮拦。 宋 新英 《铁军的步伐》二:“ 高建业 工作干得不少,可全让那直通通的嘴巴卖出了。” 朱春雨 《沙海的绿荫·天知道》:“‘那还有什么呢?不是说关键在于领导吗……’ 沈巧 对谁说话都这么直通通。”
《国语辞典》:扑扑通通(扑扑通通)  拼音:pū pū tōng tōng
拟声词。形容鼓声。元。杨讷《西游记》第六出:「咿咿呜呜吹竹管,扑扑通通打牛皮。」
《国语辞典》:扑通通冬(扑通通冬)  拼音:pū tōng tōng dōng
拟声词。形容物体掉落后的回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苦丁丁珰精砖上摔破菱花镜,扑通通冬井底坠银瓶。」
《国语辞典》:普普通通  拼音:pǔ pǔ tōng tōng
很平常,没有特别的地方。如:「这个广告看起来普普通通,缺乏创意。」
分类:平常特别
《漢語大詞典》:红通通(紅通通)
见“ 红彤彤 ”。
《國語辭典》:红彤彤(紅彤彤)  拼音:hóng tóng tóng
形容颜色极红。如:「红彤彤的晚霞」。也作「红通通」。
分類:象征革命
《漢語大詞典》:亮通通
形容十分明亮。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三:“盖白灯点起来了,照得堂屋亮通通。”
分類:分明明亮
《國語辭典》:一总(一總)  拼音:yī zǒng
1.并合、一起。《老残游记》第七回:「将昨日未曾写完的信,详细写完封好,又将致刘仁甫的信亦写毕,一总送到上房。」《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如今可先运些书籍去卖,将来连器具图画等件一总运去。」
2.总是、老是。《儒林外史》第五回:「只是我家嫂也是个糊涂人,几个舍侄,就像生狼一般,一总也不听教训。」
《漢語大詞典》:通然
全部;通通。 明 陈所闻 《新水令·六十新春述怀》套曲:“把世事通然丢窵,衠一味散诞逍遥。”《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如今头髮鬍子通然莹白了,待不得三四日就乌一遍。”
分類:全部通通
《國語辭典》:统统(統統)  拼音:tǒng tǒng
全部。《负曝闲谈》第二九回:「把他们等得不耐烦,问问催客的,说是:『统统知道了。』」也作「通通」、「统通」。
分類:统统通通
《國語辭典》:通统(通統)  拼音:tōng tǒng
通通、一概。《文明小史》第六回:「现在差了我们,倘若拿人不到,一定要讨没趣,不要把十几年的老脸通统丢掉!」
分類:通通
《國語辭典》:统通(統通)  拼音:tǒng tōng
全部。《文明小史》第七回:「又问兵役道:『庙里后花园,可曾仔仔细细查过没有?』兵役们回说:『统通查到。』」也作「通通」、「统统」。
分類:通通
《國語辭典》:一股脑儿(一股腦兒)  拼音:yī gǔ nǎo ér
全部、通通。如:「门铃一响,他便把杂物一股脑儿往衣橱里塞。」
分類:通通全部
《漢語大詞典》:一通
(1).表数量。用于文章、文件、书信、电报。 汉 班昭 《女诫》:“閒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 唐 元稹 《为萧相国谢太夫人国号告身状》:“恩赐臣母国号告身一通。”儒林外史第九回:“连忙将案寻出,用纸誊写一通递与他。”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弄到第二天我们的 尹大都督 便下了一通罪己诏,深深的把 杨总监 褒奖了一场。”
(2).表数量。用于器物。《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今若立一通石碑在亭中,别请当今名笔写此三字在内,可垂永久。”
(3).表数量。表动量。犹一遍,一次,一阵。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天子闻之大喜,再命 李白 对番官面宣一通,然后用宝入函。”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只在新近因为白得了一个月的薪水这才发狠买来的太平御览上查了一通,到底查不着。” 瞿秋白 《慈善家的妈妈》:“他愤恨极了,就跑上慈善家的大门,破口大骂了一通。”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有些同志却在那里‘无的放矢’,乱放一通,这样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坏。”
(4).表数量。击鼓的一个段落。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琐语:“鼓三百三十槌为一通,鼓止角动,吹十二声为一叠,故 唐 诗有叠鼓鸣笳之句。出《卫公兵法》。”
(5).全部,通通。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十六:“我看不如咱们站起队来教武委会主任挑,把不能用的挑出去,余下咱们一通去!”
《國語辭典》:通同  拼音:tōng tóng
1.共同。如:「通同取乐」、「通同作恶」。
2.串通勾结。《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查交代》:「内外通同,作弊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