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造作  拼音:zào zuò
1.制造、捏造。《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
2.故意做出的不自然举动。如:「矫揉造作。」
《漢語大詞典》:造作矫揉(造作矯揉)
犹言矫揉造作。 郭沫若 《女神·春蚕》:“蚕儿呀,你的诗可还是出于有心?无意?造作矫揉?自然流泻?”
分類:矫揉造作
《漢語大詞典》:挢揉造作(撟揉造作)
矫揉造作。谓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饶州神童:“按如此教小儿,可谓撟揉造作矣。”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这纯是一团天理人情,没得一毫釐撟揉造作。”
《國語辭典》:矫揉造作(矯揉造作)  拼音:jiǎo róu zào zuò
装腔作势,刻意做作。《红楼梦》第五一回:「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镜花缘》第二回:「若唐花不过矫揉造作,更何足道。」
《漢語大詞典》:娇揉造作
不自然地装扮或装模作样的。例如:娇揉造作的举止。
在措词或风格方面夸张而造作的。例如:这篇散文从坏的方面来说,是夸张的娇揉造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