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7—300 【介绍】: 西晋河东闻喜人,字逸民。裴秀子。博学有远识,周弼称其为一时之杰。袭爵。征为太子中庶子,惠帝即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预诛杨骏,有功。累迁侍中。与贾后为姻亲,然护卫悯怀太子。与张华、贾模谋废太后未成。与赵王司马伦素有隙,及伦诛贾氏,頠亦被杀。善清言,时称“言谈之林薮”。曾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疾时俗虚浮,不遵礼法,著《崇有论》。王衍之徒攻难交至,并莫能屈。
全晋文·卷三十三
祗字逸民,秀次子。咸宁中袭爵钜鹿郡公,太康初徵为太子中庶子,迁散骑常侍。惠帝即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累迁侍中,拜尚书,加光禄大夫,又迁尚书左仆射。永康元年所为赵王伦所诛。惠帝反正,追谥曰成。有集九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江西人,自号西江逸民。宣宗大中间在世。编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一卷。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藏言。江西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程浚,号紫阳逸民(《洞霄诗集》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贯道,号菊山逸民。丁本从子。能诗。与戴复古友善。
全宋诗
丁石,字贯道,号菊山,黄岩(今属浙江)人。与戴复古友善(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叔章,号逸民。少工词赋,不事雕镂。尝问为学之要于葛洪、乔行简,晚从许复道游。所学以正心修己为先,行己之诚,与人有信。父丧,开门授徒,以养老母。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逸民,永康导江(今四川灌县东)人。初为僧,名绍祖,擅诗画,仿周纯而不及。事见《画继》卷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翥,字子翔,号咸聱子,又号铜陵逸民、桐竹君。仁宗庆历、皇祐间布衣,好植桐竹。有《桐谱》一卷。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九三○
陈翥,字子翔,号咸聱子,又号铜陵逸民,池州铜陵(今安徽铜陵)人,仁宗时布衣。闭户著书,虽家人,非时不见,时称「闭门先生」。好植桐竹,又号桐竹君。著有《桐谱》一卷(存)。见《桐谱》,《明一统志》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稷山人,字知止,号安逸处士。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隐嵩山,有诗名。吴遵路、石延年论其高节,诏赐粟帛。以寿终。
全宋诗
韩退,字知止,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赐号安逸处士。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
全宋文·卷四八○
韩退,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自号稷山逸民。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吴遵路、石延年、孙抃等论其高节,嘉祐二年六月诏赐粟帛,号安逸处士。以寿终。《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有附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9—1109 【介绍】: 宋华州人,一说阳翟人,字方叔,号济南。少孤贫,谒苏轼于黄州求教,轼称其文,与范祖禹荐于朝,不果。中年绝意仕进,定居颍昌。喜论古今治乱,哲宗元祐中上《忠谏书》、《忠厚论》、《兵鉴》于朝。有《济南集》、《德隅斋画品》等。
全宋诗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为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八四九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济南,又号太华逸民,华州(治今陕西华县)人。少以学问称乡里,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轼激赏之,谓其为「万人敌」。又闭门读书数年,再见轼,轼阅其所著,叹为「张耒、秦观之流」。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中年绝进取意。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著文数千篇,由其子裒辑为《济南集》,又称《月岩集》,又编正、续二集。另有《师友谈记》、《德隅堂画品》等。见陈恬《李方叔遗稿序》(《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九),李之仪《月岩集序》(《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田逸民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济南人。徽宗宣和间入画院,善画墨竹,所作多欹风冒雪带雨含烟之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4—1162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学者称夹漈先生。博学强记,闭门读书撰著三十年。尝出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广涉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高宗绍兴中以荐召对,授迪功郎、礼、兵部架阁。为御史劾,改监南岳庙。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书成,入为枢密院编修官。著述繁富,于史学主张广博会通,尊通史而抑断代。《通志》中二十略卓有创见。另有《夹漈遗稿》、《尔雅注》等。
全宋诗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号溪西遗民,莆田(今属福建)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高宗绍兴间多次献书,二十八年(一一五八),授右迪功郎、礼兵二部架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九)。寻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三十一年,《通志》成,授枢密院编修,兼摄检详诸房文字(同上书卷一九三)。次年病卒,年五十九(宋周必大《辛巳亲征录》)。著述繁富,所著《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在史学界有极大影响,此外尚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郑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夹漈遗稿》为底本。校以清初钞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刊《函海》本(简称函海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三七三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又自号溪西逸民。勤于著述,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皆有论辨。绍兴间召对,授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言者劾之,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抄所著《通志》。书成,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寻兼摄检详诸房文字。绍兴三十二年病卒,年五十九。樵著述颇多,曾称所作已成者凡四十一种,未成者八种。除别集《夹漈遗稿》外,今尚存《尔雅注》、《通志》等专书。《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196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允夫,号克庵,又号翠林逸民。程鼎子。为朱熹内弟。从学于熹,与之往复论为学之要及克己之功。历任庐陵录参,与新任主管官不协,去官。有《尊德性斋小集》、《三苏纪年》等。
全宋诗
程洵(一一三五~一一九六),字钦国,后更字允夫,号克庵,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内弟,从熹学,家有道问学斋,熹为之易名为尊德性斋。累举进士不第,后以特恩授信州文学,历衡阳主簿、吉州录事参军。宁宗庆元二年卒于官,年六十二。著作不见著录,明嘉靖九年(一五三○)裔从孙程资得敝稿于其伯父孟河家,并由其友梅鹗补脱订讹,刊为《尊德性斋小集》三卷。事见本集卷首程资序及补遗程瞳《程克庵传》。 程洵诗,以清鲍氏《知不足斋丛书·尊德性斋小集》为底本,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五八三○
程洵(一一三五——一一九六),初字钦国,后更字允夫,号克庵,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朱熹内弟。尝以「尊德性」名其斋。举进士不第,后以特恩授信州文学,历衡阳主簿,调庐陵录参,以「伪学」去官。庆元二年卒,年六十二。有《三苏纪年》十卷、《尊德性斋小集》十卷。见周必大《克庵先生尊德性斋小集序》,程曈《程克庵传》(《尊德性斋小集》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温州永嘉人,字达可,号草庭逸民。成宗元贞元年随使臣赴真腊,至大德元年而归,因记所闻,著《真腊风土记》一卷。文义赅赡,可补《元史》之佚。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1—1338 【介绍】: 元徽州婺源人,字茂远。少受学于宋遗民孙嵩。学成,隐居不仕,自称古逸民。时宋亡已久,其衣冠、礼度仍沿宋时旧俗。家贫而至孝。
陈洄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义乌人。幼治经,长通百家言。初欲以功名显,既而隐居,戴青霞冠,披白鹿裘,所居近大溪,多修竹,自号竹溪逸民。人叹为世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