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逼火
逼近火苗。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炙法:“逼火偏炙一面,色白便割。”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炙法:“逼火急炙,令上劈裂,然后割之。”
《漢語大詞典》:逼射
(1).指光线逼近而直接照射。 冰心 《往事二》六:“我神摇目夺的凝望着:近如方院,远如天文台,以及周围的高高下下的树,都逼射得看出了红、蓝、黄的颜色。”
(2).指视线直盯。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是 罗 家公馆请的哪!’他的眼光逼射着我说。”
《漢語大詞典》:盯住
逼近某人,紧盯某人。例如:太多的债主在盯住他逼债。
集中或显著地注意。例如:他的蓝眼睛锐利而热切地盯住将军。
《漢語大詞典》:鱼雷艇(魚雷艇)
对敌实施鱼雷攻击的快艇。能迅速灵活地逼近敌方舰船或其他目标,发射鱼雷。 徐珂 《清稗类钞·舟车·鱼雷艇》:“鱼雷艇者,驶行轻疾之小艇,以薄钢板製之,中装鱼雷发射管,专於暗夜雨雪中或战鬭时礮烟之下,驶近敌舰,发射鱼雷以轰沉之。”
《國語辭典》:一衣带水(一衣帶水)  拼音:yī yī dài shuǐ
语出《南史。卷一○。陈后主本纪》:「隋文帝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比喻江流狭窄有如一条衣带。后泛指虽有江河阻隔,但不足以限制交往。《宋史。卷二五八。潘美传》:「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國語辭典》:短兵相接  拼音:duǎn bīng xiāng jiē
以短小的刀、剑等武器交手搏斗。比喻面对面激烈的搏打、争斗。《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七。刘惟辅传》:「黎明军进,短兵相接,杀伤大当。」也作「短兵接战」。
《漢語大詞典》:短兵接
犹言短兵相接。《楚辞·九歌·国殇》:“车错轂兮短兵接。” 王逸 注:“言戎车相迫,轮轂交错,长兵不施,故用刀劎以相接击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 母弟 丁公 为 楚 将, 丁公 为 项羽 逐窘 高祖 彭城 西,短兵接, 高祖 急,顾 丁公 曰:‘两贤岂相戹哉!’” 唐 刘长卿 《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参见“ 短兵相接 ”。
分類:短兵相接
《漢語大詞典》:环迫(環迫)
谓从四面逼近。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今者,列强环迫,伺隙相乘。”
分類:四面逼近
《漢語大詞典》:挨搪
逼近冒犯。犹调戏。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其前列荷校囚数人,大书犯由,云‘某人为不合抢扑釵环,挨搪妇女。’”
《漢語大詞典》:抵近射击(抵近射擊)
逼近目标射击。 刘忠 《巧取尚庄,开辟豫北》:“步枪、机枪都开火射向碉堡,压制敌人的发射点,我山炮也抵近射击。” 所云平 等《东进!东进!》第八场:“要他们抵近射击,节约子弹。”
《漢語大詞典》:年迫日索
谓老年逼近,馀日不多。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 援 谓友人 杜愔 曰:‘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按,后汉书·马援传作“年迫餘日索”。 李贤 注:“索,尽也。”
《漢語大詞典》:扇迫
侵削逼近。吕氏春秋·辩土“肥而扶疏则多粃” 汉 高诱 注:“根扇迫也。” 孙诒让 札迻·〈吕氏春秋〉高诱注:“案扇者,侵削之意……盖 汉 、 晋 、六朝人常语。”
分類:侵削逼近
《漢語大詞典》:劘逼
迫,逼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见荷荡中佳丽颇多。中一垂髫人,衣冰縠,絶代也。促舟劘逼,忽迷所往。”
分類: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