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道南。读书日诵千百言,为古文,下笔立就。从唐顺之游,声名大起,然累试皆不第。与耿定向论学,由王守仁上溯孔子。卒年四十二。
黄韶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韶。字九成,号道南,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今余姚市)人,明朝官员。天顺三年(1459年)举己卯科浙江乡试,成化五年(1469年)已丑科三甲进士。历官南京大理寺左评事、江西按察司佥事。
周南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南(1494年—?年),字道南,号东皋,河南省汝州郏县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六名进士。吏部观政,升御史,浙江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7 【介绍】: 明湖广蒲圻人,字鸣吾。正德十六年进士。授编修。预修《明伦大典》成,升中允。坐事谪徽州通判,旋召还复职。嘉靖十八年,归田。有《殿阁词林记》。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鸣吾,蒲圻人。正德辛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谪徽州通判寻复职有玄素子集
维基
廖道南(1494年11月11日—1548年1月29日),字鸣吾,号桐野,又号玄素子,湖广武昌府蒲圻县(今湖北赤壁)人,军籍,进士出身。弘治七年(1494年)生。湖广乡试第六十名,正德十六年(1521年)登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嘉靖元年(1522年)十一月授翰林院编修,六年正月充《大礼全书》纂修官,疏陈洪范九事,七年升右春坊右中允,八年四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十一年正月升右赞善,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兼理文官诰敕,三月充殿试读卷官,四月充武举考试官,十二年七月以事降徽州府通判。十三年三月召复原官,十五年八月以母丧归,十六年丁父忧,十八年九月考察闲住。与童承叙、张治等人并称为“楚中三才”。嘉靖⼆十六年(1547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吴道南(1508年—?),字文在,江西丰城县人,河南汝宁府光州民籍。河南乡试第五十八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六十七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一名进士。官扬州府推官。

人物简介

维基
夏道南,字宗时,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十九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一百零九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朱道南,字统文,云南临安卫(今建水县)人,祖籍直隶庐州府合肥县,进士出身。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云南乡试第一名,万历二年联捷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进士。官至祥符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23 【介绍】: 明江西崇仁人,字会甫,号曙谷。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累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疏请东宫宜明习经术政务,内库应用以救灾民,废弃囚系诸臣应起用。帝不省。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后以科场事为言官所诋,以母忧归。卒谥文恪。有《国史河渠志》、《日讲录》、《巴山草》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己丑赐进士第二,授编修累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赠少保谥文恪有曙谷集
维基
吴道南(1550年—1624年),字会甫,号曙谷,江西崇仁县石庄(今石庄乡石庄村)人,明代官员。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江西乡试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晋升左中允。在东宫负责讲授,太子偶尔走神,吴道南即刻中止讲授,拱手等候,太子因此动容,历任左谕德少詹事。晋升礼部右侍郎,负责礼部事务。父亲去世后他回乡服丧。服丧期满,即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与方从哲一起受命。他多次推辞皇帝都不同意,此后很久才进京。旧制,朝廷大臣接受官职,先要当面称谢才就任。皇帝很久不朝见了,大臣们都是先就职。吴道南上朝,没被召见,不敢就职。同官方从哲说,皇帝指令他先就职,吴道南上奏答谢。住了数日,奏称:“我就任十多天了,仅仅下发了瑞王婚礼一份奏疏。其他的如为太子讲学、诸王预先受教育、简选大臣、举荐未重用的贤士、撤除税使、补充言官等诸事,是朝廷大臣口干舌燥所请求的,却都杳无音信,难道陛下将我们的建议闲置一边吗?”皇帝好言回答,最终却不施行。等到皇帝因为梃击案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时,吴道南才得以向皇帝当面致谢,从此再也没有获得召见。根据万历野获编的记载,皇帝因为梃击案召见方从哲、吴道南。此时御史刘光复因为擅自讲话,被太监围殴。吴道南因此吓得大小便失禁。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他与礼部尚书刘楚先主持会试。吴江的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史沈季文之子,目不识丁,贿赂礼部官吏,与同乡赵鸣阳考舍联号。他首场考试的七篇文章,除了抄自坊刻本之外,都是赵鸣阳手笔。考榜发布,沈同和列第一,赵鸣阳也中了榜,京都民众哗然。吴道南等人赶紧检举,皇帝下诏进行复试。并将沈同和交付法司审理,贬去戍守烟瘴之地,赵鸣阳也被除名。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卒,赠少保,谥文恪。
程希道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程希道,号道南,直隶庐州府舒城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顺天乡试七十二名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官南宫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师程,字道南,云南云南府安宁州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云南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初授湘阴县知县,多善政,报最,三十五年擢御史,献纳纠弹,指陈边事,多所补益。三十八年巡盐长芦,清馀课,咨商道,条议十数上,咸报可。以母老,三请终养未允。而讣至,号泣归,未几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道南。顺治九年进士,初任真定府推官,擢监察御史,巡视两淮盐政。曾创建安定书院。官至太仆寺少卿。有《适可轩文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复馀,字本忠,号道南。姓罗氏,南平人也。父绍德,母氏朱。家世耕读,力崇俭素。馀生性颖异,颇轶凡童。九岁随母省舅,舅奉佛唯谨。馀因问曰:“佛何人也?”舅乃以出家、成道,了明生死雅意,淳淳为馀说之,由是有谢俗心。年二十五,始礼鼓山涌泉寺彻悟落发。初聆净土法门,即夙夜礼诵无倦容。逾年从妙莲受具,益加精进,妙穷玄旨。尝答张宝池问金经四句偈曰:“金经以荡相为宗,不外遮照两用。遮则除执而显真空,照即成用而显妙有。盖相尽则体现而妙用随,此经中密意也。又复依真故,则一相无相而不坏假名。依俗故,则万法齐彰而体原空寂。不坏假名故,即不变随缘。所谓无所住而生心,弥陀所以不舍众生也。体原空寂故,即随缘不变,所谓住即非住,是以感应道交也。此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即经中四句偈义也。”又云“礼佛不可有我,有我则慢生。念佛不可无我,无我则无佛。”凡所论说身心体验,多成妙谛。当妙莲刱极乐寺时,邀馀佐助,犹以理末达而涉事,恐从迷积迷为辞。固请乃行。至则为之董饬工役,擘画材用,蚤夜孳孳,罔言劳瘁。及院宇落成,率尔谢去。庚子主鼓山戒坛,逾年住建之光孝寺。未几引退,南游缅甸,遂历印度礼诸胜迹。参叩哲匠,多所启悟。但道涂深阻,跋涉艰辛,还至缅郊,已亟劳痡。梦一老人,授药三丸,吞之而瘥。晨视净水盂中,铿然有声,莹莹三舍莉。其二且缘登盂上,忽而坠下,至今照耀佛前,其灵感如此。归而重葺光孝,而妙莲复敦迫南行,方属以极乐主席。会国事多故,中外骚然,侵夺僧产,强假佛寺,别立私会。所在见告,怡山、鼓山几且不保。馀乃内渡沪滨,要约诸山长老,谋以自存。因偕寄禅入京,请开佛会。俄而寄禅寂于都门,群相气沮。馀独慷慨自奋,悲涕陈词,为寄禅追悼,且言:“外人觊我教产,日以强邻代保相诱聒。僧侣无知,多为所煽。政府何不一援,坐使暴夫为渊殴鱼,尽入其网。”于是吊者麇至,名公巨子多据枢要,群相感动,而总会规条得邀允许,保护寺产之命,随之而下。馀始还闽,组南洋支部,而骇浪惊涛,渐告宁息。馀专修净业,垂数十年。虽在奔走,而其诵礼未尝少辍。槟屿士女沐其风化,归心莲社数逾千人,著有《净土法语》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宁乡人,字岘冈。嘉庆六年进士,由编修累擢翰林院侍读。归后主讲岳麓书院。留心舆图阨塞河渠险隘古今沿革之事。有《吾吾庐草存》。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六
袁名曜,字道南,一字岘冈,宁乡人。嘉庆辛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有《吾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