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43,分390页显示  上一页  271  272  273  274  275  277  278  279  28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李俊民(用章 鹤鸣道人、鹤鸣老人 庄静先生 )
任道生
方信孺(孚若 好庵、柴帽山人、诗境甫 )
曾槃(乐道 )
王文贯(贯道 )
苗道润
冯志亨(伯通 寂照 )
司马道
张声道(声之 )
赵师夏(致道 远庵 )
包恢(宏父、道夫 宏斋 文肃 )
胡卫(卫道 )
胡衍(衍道、晋远 )
董文甫(国华 无事道人 )
赵师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6—1260 【介绍】: 金泽州晋城人,字用章,号鹤鸣道人。得程氏之学及邵雍《皇极》数。章宗承安五年进士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教授乡里。宣宗南迁,隐嵩州鸣皋山,后徙西山。蒙古忽必烈在潜藩,以安车召之,问以祯祥。卒年八十。有《庄靖集》。
元诗选
俊民,字用章。别号鹤鸣老人。唐韩王元嘉之后。家于泽州。少通程氏之学,金承安中,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教授。南迁后,隐于嵩山。元世祖在藩邸,刘秉忠盛称之,以安车召见,延访无虚日,遽乞还山。卒,赐谥庄静先生。(集作庄靖。)世祖尝曰:「朕求贤三十年,惟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泽守段正卿刻其遗集十卷,长平李仲绅、王特升序之。谓自筮仕后,冥搜隐索四十馀年,虽片言只字,亦必有据。刘瀛云:「先生诗格律清新似东坡,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转,脉络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公之亚也。」盖为当时所推重如此。先生尝自书登科记后曰:余阅承安庚申登科记三十三人,革命后,独与高平赵楠、庭干二人在。一日,邂逅于乡邑,哽咽道旧。壬寅五月,庭干复挈家之燕京,感慨忍泪,书五十六字寄之:「试将小录问同年,风采依稀堕目前。三十一人今鬼录,与君虽在各华颠。君还携幼去燕然,我向荒山学种田。千里暮鸿行断处,碧云容易作愁天。」是时,蔡州失守已十年矣。故云。
任道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开禧二年(1206)任封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7—1222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孚若,号好庵。方崧卿子。有隽材。以父荫补番禺尉。时韩侂胄开边衅,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累知真州,因北山匮水,筑石堤二十里。后金兵来攻,守将决水退敌。坐言事责降三秩,奉祠,稍复官卒。性豪爽,挥金如土。营居室于岩窦,自放于诗酒。有《好庵游戏》、《诗境集》。
全宋诗
方信孺(一一七七~一二二三),字孚若,号好庵,自号柴帽山人,莆田(今属福建)人。以父荫补番禺尉。秩满改萧山丞,兼淮东随军转运属官。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以荐假朝奉郎充枢密院参谋官使金议和。使还,忤韩侂胄,斥临江军居住。嘉定元年(一二○八),通判肇庆府。三年,知韶州。五年,知道州。六年,提点广西刑狱。迁提点淮东刑狱兼知真州。十二年,以建议规复山东,罢。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卒,年四十六。著作大多已佚,今存《南海百咏》一卷,《两宋名贤小集》中收有《观我轩集》一卷。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六《宝谟寺丞诗境方公行状》、《南海百咏》附清吴兰修书后,《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方信孺诗,《南海百咏》以《琳琅秘室丛书》所收影元钞本为底本,校以《宛委别藏》本,编为第一卷。《观我轩集》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七○三八
方信孺(一一七七——一二二二),字孚若,号好庵,又号诗境甫,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崧卿子。有隽材,以荫补番禺县尉。韩侂胄开边衅,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寻知韶州,累迁淮东转运判官兼提刑。嘉定十五年卒,年四十六。著有《好庵游戏》、《诗境集》等。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六《宝谟寺丞诗境方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曾槃,字乐道,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几孙。官监户部赡军乌盆酒库(《渭南文集》卷三二《曾文清公墓志铭》)。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以事罢工部郎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四三)。
全宋文·卷五八○○
曾槃,字乐道,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几之孙,逢之子。官工部郎官,嘉定元年十二月以言者劾其凶狠放罢。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四二,《宋诗纪事》卷六二。
王文贯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贯道。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为真州教授,除宗学谕。通经学,尤精《毛诗》,从游者尝有数百人。
全宋文·卷七七八四
王文贯,字贯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早嗜学,从乡儒余端臣游。登宝庆二年进士第,为真州教授,除宗学谕。精通《毛诗》,从学者达数十人。见《至正四明志》卷二,《宋元学案》卷六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宋元学案补遗》卷六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8 【介绍】: 金人。宣宗贞祐初起兵御蒙古,为河北义军队长,有勇略,敢战斗,能得众心。于金政府南迁汴京后,前后攻略得五十余城,累迁骠骑上将军、中都留守、兼经略使。后与雄州贾仝、易州贾瑀互相攻击,为瑀伏兵所杀。
冯志亨 朝代:金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0—1254 【介绍】: 金元间同州冯翊人,字伯通,号寂照。道士。师从丘处机,辅助尹志平、李志常袭掌全真教事,充教门都道录。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司马道,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常山县(清康熙《衢州府志》卷一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声道,字声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累迁秘书丞兼资善堂说书(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嘉定三年(一二一○)由江南东路提举奉祠(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三五)。后知岳州(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三二)。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五九五
张声道,字声之,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淳熙十一年进士。开禧初以太常博士兼说书,历秘书郎、秘书丞,权金部郎官,二年四月罢。嘉定间为江东提举,知漳州、岳州,皆以论者劾其贪残戾谬而罢。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六、七四之三五、七五之一五、七五之三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台州黄岩人,字致道,号远庵。赵师雍弟。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历官大理司直,知南康军,后以朝奉大夫知西外宗正事。尝从朱熹游,悉得道学奥旨。
全宋文·卷六七○六
赵师夏,字致道,号远庵,太祖八世孙,居黄岩(今浙江黄岩)。从朱熹学。登绍熙元年进士第,累官大理司直、知南康军,以朝奉郎知西外宗正事。见《宋史》卷二一六《宗室世系表》二、《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宋元学案》卷六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2—1268 【介绍】: 宋建昌军南城人,字宏父,号宏斋。包扬子。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历知台州、建宁、隆兴、平江等府,所至破豪猾,去奸利,政声赫然。累迁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文肃。有《敝帚稿略》。
全宋诗
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调金溪簿。历光泽簿,建宁府学教授,沿江制置司干官,通判台州、临安府,知台州,提点福建刑狱兼知建宁府,广东转运判官,提点浙西刑狱,知隆兴府兼江西转运使,湖南转运使。理宗景定初,拜大理卿,迁中书舍人。四年(一二六三),出知平江府兼发运使。度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咸淳二年(一二六六)进签书枢密院事。三年致仕。四年卒,年八十七。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敝帚稿略》八卷。事见《桐江集》卷三《读包宏斋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包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全宋文·卷七三二八
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扬子。嘉定十三年举进士,历仕州县,为诸路监司。景定初拜大理卿、枢密都承旨,权礼部侍郎,寻为中书舍人,权刑部侍郎,出知平江、绍兴府。度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咸淳四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肃。著有《敝帚稿略》。见《宋史》卷四二一本传,《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七。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九七五
胡卫,字卫道,绍兴府馀姚(今浙江馀姚)人,胡沂孙。庆元五年进士及第。嘉泰、开禧间为于潜县令。嘉定十二年为右正言,十三年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迁中书舍人,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进礼部侍郎。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二三、七五之二六,《南宋馆阁录》卷九,《会稽续志》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五四、五六,《宋元学案》卷七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胡衍,字衍道,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知黄岩县。后知永嘉。事见明万历《黄岩县志》卷四。
全宋文·卷七三一○
胡衍,字晋远,绍兴府馀姚(今浙江馀姚)人。胡撙子,胡卫弟。登嘉定四年进士第。历官通判抚州,知汉阳军。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六九,《宋元学案》卷七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七,《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三。
宋登科记考
胡卫弟。字衍道。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人。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潞州人,字国华,号无事道人,一作无事老人。章宗承安间进士。南渡后,历大理司直、河南府治中。于《六经》、《论》、《孟》诸书,深思有得,以力行为事。参取佛老二家。
中州集
文甫字国华,潞人。承安中进士。为人淳质,恬于世味,于心学有所得,人知尊敬之,而不知其所以得也。子安仁,亦学道。父子尝閒居宝丰,闭户不出,以习静为业,朝夕不继,晏如也。国华历金昌府判官、礼部员外郎、昌武军节度副使。正大中,以公事至杞县,自知死期,作书与家人及同官,又作诗贻杞县令佐,诗毕,掷笔于地,以扇障面而逝。有和太白山明和尚牧牛图诗,刻石于洛阳,其引云:夫人有等差,教分顿渐。上根之人,一闻千悟,不落阶级;中智而下,必由渐进。此人牛次第,不得不立。心性动静,徼妙有无,学者所宜谛观也。以人牧牛,是动而有制,从有以观其徼者也。进进而不已,则渐至于回首驯服,从无以观其妙者也。有入于无,徼及于妙,固善矣,又不如静而无碍之为愈也。静而无碍,又不如两忘双泯之入神也。若夫人牛两忘,明月独照,恍然俱失所在。当是时也,吾将离形去智,神亦无功,同于大通,与道为一,则向之人牛,亦筌蹄中一微尘耳。吾儒所谓尽心尽性者,无外于是。因借明和尚韵,再下一转语,会心者必能知之。诗不录。
赵师道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定五年(1212)任徽州知州,12月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