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画迹(畫蹟)
亦作“ 画跡 ”。亦作“ 画蹟 ”。
(1).画的笔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佛殿西廊立高僧一十六身, 天寳 初,自 南内 移来,画迹拙俗。”一本作“ 画蹟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孟仲晖:“善写貌,笔迹类 陈閎 ,又似 阎令 。时有 杜景祥 、 王允之 ,竝画迹与 仲暉 相近也。”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王绍宗:“父 修礼 ,画跡与 殷仲容 相类,亦善书。”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近人有收《汉祖过沛图》者,画蹟颇佳。”
(2).绘画的遗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会暇日,游 大兴善寺 ……游及 慈恩 ,初知官将併寺,僧众草草,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跡,游於此遂絶。” 罗尔纲 《南京如意里太平天囯壁画考证》:“一九五四年六月, 南京 私立新宁女子中学在 如意里 四十四号修校舍时,发现露天墙壁上有被石灰粉饰着的壁画画迹,后又在四十号学校操场发现壁画画迹两壁。”
(3).划过的痕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天帝释以四十二事问佛,一一以指画石,画跡故在。”
《漢語大詞典》:余迹(餘跡)
见“ 餘跡 ”。
亦作“餘蹟”。 犹遗迹。死去的人或前代遗留的痕迹。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贤圣留餘跡,事事在中都。”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一:“幃屏无髣髴,翰墨有餘跡。” 张铣 注:“翰墨餘迹,平生所作之文,尚有餘迹也。” 唐 李白 《赤壁歌送别》:“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鯢唐突留餘跡。”
《漢語大詞典》:祖迹(祖蹟)
祖宗遗迹。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朱巷:“ 嘉靖 十一年,县人都御史 王暐 上言,其地祖蹟明载天潢玉牒、圣祖碑文中,乞加崇封。”
分類:祖宗遗迹
《漢語大詞典》:凶迹
作恶的遗迹。借指恶人。《宋书·索虏传》:“殄逆鳞於 函关 ,扫凶迹於 秦 土,非仰协 宋 灵,俯允羣愿,焉能若斯者哉?”
《漢語大詞典》:遗存(遺存)
(1).遗留;留存。《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顾旧要於遗存,得十一於千百。” 李善 注:“遗,餘也。言顾久要於遗存之中,得十一於千百之内。”《说唐》第十回:“贤人,你丈夫既然亡过,遗存寡妇孤儿。”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这种弃尸的风俗在作当时好像还有些遗存。”
(2).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晋书·律历志上:“然徒捃採遗存,以成一时之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最近,在 湖南 澧县 等地又发现了属于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当代》1984年第3期:“本市东南方,有一处银波浩淼的巨大的古代湖泊遗存,那是一座盐湖。”
《国语辞典》:千佛塔  拼音:qiān fó tǎ
位于印尼爪哇岛的佛教遗迹。塔共九层,建于西元八世纪,是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
《漢語大詞典》:趾迹(趾跡)
脚基。引申为遗迹。 唐 陈子昂 《吊塞上翁文》:“ 居延海 南四百餘里,有古城焉,土人云是 塞上翁城 ,今为戍,其基扃趾跡,盖数千年也。”
分類:遗迹
《漢語大詞典》:霸王厅(霸王廳)
传说 项羽 建都 彭城 (今 徐州 )时的遗迹。 宋 苏轼 《答范淳甫》“重瞳遗迹已尘埃,惟有 黄楼 临 泗水 ”自注:“郡有厅事,俗谓之 霸王厅 ,相传不可坐,僕拆之以盖 黄楼 。” 清 钱谦益 《徐州杂题五绝句》之二:“十丈 黄楼 临 泗水 ,行人犹説 霸王厅 。”
《国语辞典》:贝冢(贝冢)  拼音:bèi zhǒng
人类在新石器文化阶段所遗留的遗迹,常包含骨角器、石器、贝壳、陶器或兽骨等。藉这些遗物,可推测当时文化进展的程度与人种分布、迁徙情形,作为重建史前人类生活的重要依据,台湾的圆山贝冢即是一例。
《国语辞典》:承恩门(承恩门)  拼音:chéng ēn mén
台北府城的北门遗迹,也是台北市唯一的一级古迹。兴建于清光绪五年(西元1879)。当时的台北府城,共有东、西、南、北四大城门与小南门。东门称「景福门」,西门称「宝成门」,南门称「丽正门」,北门称「承恩门」,小南门称「重熙门」。城周一千五百馀丈,北门与东门皆附外郭,北门城郭额题:「岩疆锁钥」。今日除此门仍保持原貌外,馀门不是已拆废,即是后来改建的。此门以大直山之山石砌成,中有拱门,传统歇山式飞檐屋顶,不见柱廊的封闭式城楼,朱红的厚墙直接顶住了檐口,建筑格式非常独特。今址在台北市忠孝西路、博爱路、延平南、北路与中华路的交叉口。
《漢語大詞典》:留攒(留攢)
谓归葬时留其临时殡处遗迹。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阶毁留攒,川汎归轴。” 吕向 注:“攒谓堂中权殯之名也,其毁者谓启发其殯将归于国也,留谓留其殯处餘跡也。”
《國語辭典》:抢亲(搶親)  拼音:qiǎng qīn
1.一种旧时的婚姻习俗,男方通过抢劫女子的方式来成亲。现在某些地区仍保有此种方式。也作「抢婚」。
2.抢夺女子,强迫成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现放著保亲的堪为凭据,怎当他抢亲的百计亏图。」
《国语辞典》:名胜古迹(名胜古迹)  拼音:míng shèng gǔ jī
风景优美或有古文物遗迹的地方。也作「名胜古迹」。
《国语辞典》:盘瓠石室(盘瓠石室)  拼音:pán hù shí shì
盘瓠的遗迹。晋。鲍坚《说郛。卷六一。武陵记。武山》:「武山高可万仞,山半有盘瓠石窟,中有一石狗形,云是盘瓠之遗像。」
分类:遗迹
《国语辞典》:费优姆遗迹(费优姆遗迹)  拼音:fèi yōu mǔ yí jī
从旧石器时代到普特列迈奥斯时代的文化遗迹,位在埃及开罗南方约九十公里的地方,多分布在与尼罗河连接的庇鲁克特。喀伦湖为中心的低地区。出土的肖像非常著名,这些肖像画是在木板上,以淡彩画、蜡画方法所绘制,作为陪葬用的假面具。被放置在木乃伊的面部及旁边。其中被认为最重要的遗迹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器物。渐新世的化石保存非洲动植物的进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