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遭劫  拼音:zāo jié
遭遇劫难。《红楼梦》第四九回:「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
分類:遇到灾难
《漢語大詞典》:横遭
谓惨遭。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何曾没有生机?--只是横遭抑塞!” 巴金 《〈家〉重印后记》:“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迫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得到悲惨的结局。”
分類:惨遭
《漢語大詞典》:遭旱
遭遇旱灾。后汉书·蔡邕传:“臣伏读圣旨,虽 周成 遇风,讯诸执事, 宣王 遭旱,密勿祗畏,无以或加。” 李贤 注:“诗·大雅·云汉篇序曰: 宣王 遭旱,侧身脩行,欲消去之,故大夫 仍叔 作《云汉》之诗以美之。” 唐 韩愈 《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墓志铭》:“又出库钱二千万,以丐贫民遭旱不能供税者。”
分類:遭遇旱灾
《韵府拾遗 真韵》:遭秦
吕牧书轴赋遭秦则玉质斯焚入汉则石渠可践
《國語辭典》:遭难(遭難)  拼音:zāo nàn
遭遇灾难。《淮南子。人间》:「凡有道者,应卒而不乏,遭难而能免。」《薛仁贵征辽事略》:「勿为私隙,陛下起兵征辽,军民遭难。」
《漢語大詞典》:遭谤(遭謗)
受到诽谤。 南朝 梁 荀济 《论佛教表》:“法席聚会,邪谋变通,称意赠金,毁破遭谤,此 吕尚 之六韜祕策也。”《禅真逸史》第十一回:“讜言遭谤即宵征,苦歷高岗復陷坑。”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侮圣非贤:“ 周公 大圣犹遭谤, 伊 洛 名贤亦被讥。堪笑古今两陈贾,如何专把圣贤非?”
分類:诽谤
《漢語大詞典》:遭命
指行善而遭凶的坏命运。《楚辞·九辩》:“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王逸 注:“卒遇诛戮,身颠沛也。” 汉 王充 论衡·命义:“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於外,而得凶祸,故曰遭命。” 唐 李白 《汉东紫阳先生碑铭》:“元命乎?遭命乎?予长息三日,懵於变化之理。”
《漢語大詞典》:遭离(遭離)
遭遇;遭遇之事。离,通“ 罹 ”。汉书·循吏传·朱邑:“遭离凶灾,朕甚閔之。” 颜师古 注:“离亦遭。”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遭离不同,跡有优劣。” 刘良 注:“遭离,犹逢遇也。”陈书·世祖纪:“ 梁 孝元 遭离多难,灵櫬播越。”
分類:遭遇
《漢語大詞典》:遭祸(遭禍)
遭遇灾祸。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不阵》:“若 楚昭 遭祸,奔 秦 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一从遭祸耶孃死,每日坟陵常祭祀。”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回目:“小侠女重义更原情,怯书生避难翻遭祸。”
《高级汉语词典》:今遭
这一回
《漢語大詞典》:遭会(遭會)
遭际;遇合。 南朝 梁 沈约 《改天监元年恩诏》:“虽禪代相舛,遭会异时,而微明迭用,其流远矣。” 宋 韩琦 《谢除使相判相州表》:“稠重遭会,罄竭愚庸。” 清 吴敏树 《为守斋五叔父暨张叔母五旬双庆之序》:“由乡举成进士,入词垣,践歷诸上下官阶,任天下事,皆人意计中遭会耳。”
分類:遭际遇合
《漢語大詞典》:遭厄
亦作“ 遭阨 ”。 遭受困厄。 汉 王逸 《九思·遭厄》:“悼 屈子 兮遭厄,沉玉躬兮 湘 汨 。”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王恕斋:“ 成都 守 王恕斋 先生,以心疾没于眢井,前后丧四子两孙,何遭厄之酷也!”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倘北新(北新书局)亦为他们出书,当有免于遭阨之望。”
《韵府拾遗 豪韵》:数遭(数遭)
唐庚诗老来精力堪惊叹一纸文书辄数遭
《國語辭典》:遭殃  拼音:zāo yāng
1.遭遇灾祸。《三国演义》第七回:「追敌孙坚方殒命,求和桓阶又遭殃。」
2.牵连受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应死囚徒俱脱网,施仁郡守反遭殃。」
《漢語大詞典》:遭艰(遭艱)
遭父母之丧。犹丁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安丰 遭艰,至性过人。”南史·孝义传·薛天生:“同郡 薛天生 ,母遭艰菜食, 天生 亦菜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昔某公遭艰归,于轿顶之中,为一小龕,奉纸位一,载而行。”
分類:父母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