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4,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苏幕遮
遮影
遮遏
碧遮
遮语
迎遮
遮边
遮击
遮渠
遮隐
遮匝
昏遮
遮手
遮羞布
遮没
《漢語大詞典》:苏幕遮(蘇幕遮)
见“ 苏莫遮 ”。
《漢語大詞典》:苏莫遮(蘇莫遮)
亦作“ 苏摩遮 ”。亦作“ 苏幕遮 ”。亦作“ 苏幙遮 ”。
(1).本为我国少数民族乐舞,亦指乐曲。 唐 代自 龟兹 传入。 唐 张说 《苏摩遮》之一:“摩遮本出海西 胡 ,琉璃宝服紫髯鬍。闻道皇恩遍宇宙,来将歌舞助欢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泼汉胡戏……经 龟兹 传入 长安 。舞者骏马胡服,鼓舞跳跃,以水相泼。 唐 时又称此舞为苏莫遮,因之乐曲也称苏莫遮曲。”
(2).用作词牌名,如 唐 吕岩 (天不高)、 宋范仲淹(碧云天)等。又因 宋 周邦彦 词有“鬢云鬆”之句,故亦名《鬓云松令》
《漢語大詞典》:遮影
谓封建时代官宦依仗特权豁免赋役。《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你们都有一两顷地了,还待要多少?你家里有甚么秀才、乡宦遮影着差使哩?”
《漢語大詞典》:遮遏
阻止;阻挡。 汉 焦赣 《易林·讼之剥》:“负牛上山,力劣行难,烈风雨雪,遮遏我前。” 汉 李尤 《室铭》:“室塞空隟,遮遏风寒。”
分類:阻止阻挡
《骈字类编》:碧遮
赵嘏春游诗见红映下
《漢語大詞典》:遮语(遮語)
掩着嘴说话。 唐 温庭筠 《女冠子》词:“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幃。”
《韵府拾遗 麻韵》:迎遮
李孝光诗功成持身归吏民相迎遮
《漢語大詞典》:遮边(遮邊)
这边。景德传灯录·善道和尚:“ 仰山 辞师送出门,乃召曰:‘闍梨。’ 仰山 应诺。师曰:‘莫一向去,却迴遮边来。’”
分類:这边
《國語辭典》:遮击(遮擊)  拼音:zhē jí
中途伏击。《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超伏兵遮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
分類:截击
《漢語大詞典》:遮渠
尽他;随他。 唐 贺知章 《答朝士》诗:“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 吴 儿。” 唐 白居易 《答州民》诗:“唯拟腾腾作闲事,遮渠不道使君愚。” 唐 元稹 《放言》诗之五:“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漢語大詞典》:遮隐(遮隱)
掩盖;隐藏。 明 高濂 《玉簪记·相宽》:“再三嘱付相遮隐,此话牢拴方寸,你好把愁肠安顿。”《禅真逸史》第二一回:“ 龙大略 道:‘人名树影,兀谁遮隐得过?’”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为是有些遮隐,他顶好还顺着山走。”
分類:掩盖隐藏
《漢語大詞典》:遮匝
遮蔽严密。 宋 晏几道 《六么令》词:“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閒人带偷搯。” 宋 沈遘 《七言和君倚景灵行》:“但见长松恠石列若屏,突兀阴森两遮匝。”
分類:遮蔽严密
《韵府拾遗 麻韵》:昏遮(昏遮)
揭祐民诗临池旧眼被昏遮玉版摩挲字隔纱
《漢語大詞典》:遮手
谓用手遮在额前,以便远望。 严阵 《琴泉·江村晚唱》:“渔民们遮手望着星空,盼望着更大丰收的明天。”
《國語辭典》:遮羞布  拼音:zhē xiū bù
1.系在腰间遮盖下体的布。
2.对不光彩的事所做的掩饰。如:「明知他是为了找遮羞布才借题发挥,我们就别说破他了。」
《國語辭典》:遮没(遮沒)  拼音:zhē mò
遮掩隐没,使无法看见。如:「傍晚,当山岭遮没了最后一道阳光,大地向光明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