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6分类词汇 6
《漢語大詞典》:淫辟
亦作“ 淫僻 ”。
(1).放荡淫乱。礼记·经解:“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汉书·礼乐志》:“ 郑 卫 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 颜师古 注:“辟读曰僻也。”汉书·地理志下:“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辟。”隋书·五行志上:“时 穆后 母子淫僻,干预朝政,时人患之。”
(2).邪恶不正。墨子·尚同下:“小人见姦巧,乃闻不言也,发罪钧。此言见淫辟不以告者,其罪亦犹淫辟者也。”《汉书·匡衡传》:“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渊明 诗曰:‘……四体诚乃疲,而无异患干。’是勤可以远淫辟也。” 明 杨慎 《广正统论》:“至 唐 则无贤不肖,淫僻天昏皆宗矣。”
《漢語大詞典》:险曲(險曲)
(1).崎岖曲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 夷城 石岸险曲,其水亦曲。”
(2).邪恶不正。《坛经·付嘱品》:“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
《漢語大詞典》:渫恶(渫惡)
邪恶不正。史记·匈奴列传:“今闻渫恶民贪降其进取之利,倍义絶约,忘万民之命,离两主之驩,然其事已在前矣。” 明 文徵明 《南京刑部尚书刘公行状》:“至於誖谩渫恶,必尽法无贷,故所属咸执法不敢骫滥。”
《漢語大詞典》:过慝(過慝)
邪恶不正。国语·周语下:“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於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 韦昭 注:“慝,恶也。”
《漢語大詞典》:枉邪
邪恶不正。亦指邪恶不正的人。宋史·范纯仁传:“则是举用正直,而可以化枉邪为善人,不仁者自当屏迹矣。”
《漢語大詞典》:邪陂
邪恶不正。 汉 徐干 中论·谴交:“姦説不兴,邪陂自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