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心邪
邪党
私邪
时邪
邪非
邪慝
邪慝
嫉邪
淫邪
邪魔
邪道
邪道
信邪
邪思
邪枉
《漢語大詞典》:心邪
心迷;心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他家今日已心邪,儘卜问当不应对。”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官人,你敢是心邪了也。”
《漢語大詞典》:邪党(邪黨)
邪恶的帮派。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选举实则忠贤进,选虚伪则邪党贡。”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或至私与之人,甚至污滥苟且、人皆不齿録,亦称同志,曲为回护,使人疾为邪党。” 清 吴敏树 《京师寄家人书》:“不过纠呼邪党,以张声势。”
分類:邪恶帮派
《漢語大詞典》:私邪
偏私邪曲。韩非子·和氏:“今人主之於法术也,未必 和 璧之急也,而禁羣臣士民之私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奏乞屏絶私邪,休息土木,以弭天灾。”
分類:偏私邪曲
《骈字类编》:时邪(时邪)
汉书翼奉传见上
《韵府拾遗 微韵》:邪非
蔡邕青衣赋关雎之洁不蹈邪非
《高级汉语词典》:邪慝
奸恶
《漢語大詞典》:邪慝
犹邪恶。《孟子·尽心下》:“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后汉书·窦何传赞:“上惛下嬖,人灵动怨。将纠邪慝,以合人愿。”明史·吕大器传:“ 士英 、 大鋮 ,臣不谓无一技长,而奸回邪慝,终为宗社无穷之祸。” 清 秦笃辉 《平书·经学上》:“心术不正,则所谓明经术者,皆邪慝也。”
分類:邪恶
《漢語大詞典》:嫉邪
憎恨邪恶。 唐 杜甫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歷职匪父任,嫉邪尝力争。” 唐 韩愈 《杂说》之三:“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分類:憎恨邪恶
《國語辭典》:淫邪  拼音:yín xié
淫荡邪恶。汉。陆贾《新语。术事》:「将以杜淫邪之欲,绝琦玮之情。」《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傍有恶少年数人,就说他许多淫邪不美之行,书生贱之。」
《國語辭典》:邪魔  拼音:xié mó
1.妖魔。《西游记》第一八回:「也不晓得有甚么鬼祟魍魉,邪魔作耗。」《文明小史》第四○回:「你莫非遇见了什么邪魔?不然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发呆?」也作「邪魅」。
2.恶人。如:「他是个坏事做尽的大邪魔,你可不要接近他。」
《高级汉语词典》:邪道
妖异怪诞之道
分类:邪道
《國語辭典》:邪道  拼音:xié dào
邪僻不正之道。《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
《國語辭典》:邪道  拼音:xié dao
蹊跷、奇怪。《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据我看方才这个娘儿们太不对眼,还沾著有点子邪道。」
《漢語大詞典》:信邪
对邪门歪道的事很信服。例如:他很信邪。
分類:信服
《漢語大詞典》:邪思
犹邪念。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不是三生应判与,直须慧剑断邪思。”
分類:邪念
《漢語大詞典》:邪枉
(1).邪曲;不合正道。管子·形势解:“乱主淫佚邪枉,日为无道,至於灭亡,而不自知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故正义之士与邪枉之人不两立。”
(2).指奸邪的人。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宋书·蔡廓传:“ 高祖 以 廓 刚直,不容邪枉,补御史中丞。” 明 何景明 《上杨邃庵书》:“奬拔廉直,沮抑邪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