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460,分298页显示 上一页 285 286 287 288 289 291 292 293 294 下一页
释默可(字 杲堂 号 芋香、牧石 )
际𣉻(字 愚庵 )
邱煌(字 南晖 号 叔山 )
释律净(字 明彻 钱 )
丘良功( 刚勇 )
释无迹(字 寄尘 号 八九山人 )
释清法(字 宝月、一拜 )
释地华(字 妙莲 号 云池 冯 )
释悟虔(字 投诚、素愚 )
释显远(字 静然 显远 )
云麟(字 翥青、兰舫 号 梅痴 邱 )
僧达受( 姚 字 六舟、秋楫 号 万峰退叟、小绿天庵僧 )
释圆镜( 魏 )
释正真(字 达宗 号 西斋 )
其它辞典(续上)
释音可(字 元白 邓 )释默可(字 杲堂 号 芋香、牧石 )
际𣉻(字 愚庵 )
邱煌(字 南晖 号 叔山 )
释律净(字 明彻 钱 )
丘良功( 刚勇 )
释无迹(字 寄尘 号 八九山人 )
释清法(字 宝月、一拜 )
释地华(字 妙莲 号 云池 冯 )
释悟虔(字 投诚、素愚 )
释显远(字 静然 显远 )
云麟(字 翥青、兰舫 号 梅痴 邱 )
僧达受( 姚 字 六舟、秋楫 号 万峰退叟、小绿天庵僧 )
释圆镜( 魏 )
释正真(字 达宗 号 西斋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音可,字元白,姓邓氏,武冈人。年二十,谒颛愚衡,遂祝发,学圆通法门。参访博山、湛然、憨山、雪峤诸老,后谒天童密,多所咨叩,榰柱大法,人或忌之,翩然辞去。过江阴,黄子介请开堂,因溯江右,恢复泐潭祖庭,一鼎新之。乃扫远祖塔,至浮山,四众请,弘法慧山二十馀年,重建佛刹,宗风烜赫。居无何,退休舒城华盖山。复应安徽张抚军之请,住锡皖城清凉,撰集《圆通广忏》六十卷,镂版行世。一日示微疾,委顺而化,塔于灊之天柱。世寿七十六,僧夏五十六,著《语录》若干卷。音尝栖黄山莲花峰庵中,有诗曰:“黄海青莲开万仞,天都犹下未为高。予何直到青云上,乐道三年此结茅。”其神识超旷,非久住黄山者弗能道也。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默可,字杲堂,号芋香,又号牧石,吴县人。住海会庵。有《牧石居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际𣉻,字愚庵,江西人。祗山宝林寺僧。有《茎草堂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邱煌,字南晖,号叔山,贵州毕节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律净,字明彻。姓钱氏,德清人也。年四十始出家,初投馀杭慈圣,复移束园德宁。虔诵《法华》,日以为常,二十馀年,靡有间缺。一日道侣戒乘谓之曰:“汝道心如此坚固,若更以念佛回向净土,则圆成尤速,即如智者大师得法华三昧,尚求生净土,汝何不然。”因示以《高僧传》及《十疑谕》,净深信之。由是诵经毕,即念佛回向净土。又久之,忽有开悟生死关念,了然洞彻。嘉庆丙寅秋初,告其徒曰:“吾中秋前,当行矣。”问:“何往?”曰: “西方。”八月二日复谓道侣戒乘、增秀二人,曰:“水到渠成,时至理彰,不可著意求知,亦未有不知也。”又期二人偕往视之,则已更衣趺坐。时邻僧多来候送,欲齐声讽佛,接引相助。净止之曰:“用功全在平日,临渴掘井何益。吾非却此缘助,要使诸君不疑耳。”乃更移坐宠中说偈,曰:“吾年六十九,真实不虚口。放下者双手,疽往西方走。”遂合掌化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7 【介绍】: 清福建同安人。出身行伍,以屡获海盗,擢闽安协副将。嘉庆间,从李长庚击蔡牵、朱濆,累擢浙江提督。旋偕福建提督王得禄合击蔡牵于渔山外洋,蔡牵裂舟自沉。封三等男。卒谥刚勇。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六
释无迹,字寄尘,又号八九山人,湘潭彭氏子。幼寄佛寺,便从薙度,性质颖异,稚年诵经,即会其旨,既长工书画,喜吟咏。时袁简斋太史搜罗名流,刋入诗话,极一时风雅之盛,独取其“净坛风扫地,清课月为镫”之句,以为得禅悦味。然无迹虽好吟哦,殊无留稿,今不多见。初居南岳,称衡麓山人。清嘉庆时,浮湘至长沙城下,栖铁佛寺,寺为唐法华尊者道场,相传为衡山王神舍铁造佛,尊者以锡卓地,得铁数百钧,遂冶之造三佛像,及大悲陀罗尼塔,故名“铁佛”。无迹居之,因号“湘滨道人”,后往闽粤,又曰“航海道人”,随地易名,不拘于物。尝与人言曰:“予以琴韵诗词为声音佛事,以临书描画为禅关话头。虽世间学,即超世间法也。”凡所游处,达官文士,悉欣慕之。晚游吴复之闽,客将军幕府,无疾而化,遂葬其地。清之末叶,新学盛行,校宇林立,多假佛地,寺为学堂侵占,今农校廓张,寺已湮没,唯铁佛犹存。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又比丘尼清法,字宝月,于昆明永乐庵披剃。自幼精持戒律,闭关拜《华严经》一部,一字一拜,晨昏扣钟,利济幽冥,五易寒暑,中宵不辍。晚岁专修净土,临寂,诵佛坐化,咸丰元年也,世寿七十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地华,字妙莲,号云池。姓冯氏,归化人。父曰书泰,以茂才出家怡山,衣钵馀财,尽资放生。母杨氏,亦禀优婆夷戒。故家世善缘,福根有自。光绪三年戊寅,省亲怡山,因诫之曰:“汝出家时至矣,缘在鼓山,甚勿错过。”遂投石鼓,礼奇量剃度,逾年得本山怀忠授具戒。自是志愿深闳,威仪简重,然以净土为归。时鼓山大殿颓坏,志怀修复,乃虔诚竭虑,独往台湾,仆仆海雾,苦心感物,随叩获应,用集施䞋,归筑殿堂。甲申,量公退老,付以法席,四众翕然。乙酉,华年四十,复杖锡南游,历抵群岛,卒从所愿,归而重建龟山崇熙寺。由是声誉日腾,清晖懋发。因念法随地展,道以人弘,南洋岛屿,自驰禁后,番舶云屯,商旅臻辐,烟火繁盛,非有佛教,曷兴善感,而创建梵刹之举,已怦怦于心矣。且华往还岛屿,侨商稔习,信慕日多,曾请住广福宫,食其祖赋,宫即岛中公所也,优礼如此。辛卯之岁,爰度厥地,经之营之,胜缘广及,檀舍云从,不日之间,屹屹绀宫,已雄峙海隅,乃颜曰“极乐寺”。南洋之有丛林自兹始也,华为开山祖云。闽省白塔寺者,古刹也。剥蚀荒残,华见而伤之,乃搜集钵馀,益以樾助,卒重修之,且筑回龙阁焉。漳州崇福寺众仰其清望,请主法席,未几引退,归极乐建普同塔。甲辰至京师请藏经二,于是极乐、崇福,俱得一藏。炎荒遐服,法宝光临,前所未有,时年已六十一矣。以寺事付本忠,而返鼓山。又重修天王殿。南山寺之颓,亦若待华鼎新者,复主其事,土木方竣,竟以微疾寂于闽之崇熙寺,世寿六十有二。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悟虔,字投诚,一字素愚,铅山人也。初来云间掩关西禅寺,礼华严三年。旧有万佛殿、藏经阁。岁久荒残,金碧剥落,慨然闵之,矢志募修,檀樾乐助,不日更新。性慷慨,好义勇,为急人之急。尝醵金葬施牧堂居士一家数丧。又李居士衡堂家贫,常分衣钵之资助之,没复为购棺以葬。虔通彻宗乘,而专志净土,虽兴崇利益,不废应接,而六时系念,无少间缺。晚移北门善应庵,益勤修念。嘉庆二十三年,临化先数日,遍辞道友,若将䛡别,至期从容而逝。丈室闇闇,瓶钵萧然。送者数十百人,莫不赞叹礼拜而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二
静然名显远,少颖悟,读书数行俱下,清辩入神,而持诣精苦,不避艰辛。晨汲晚樵,视为妙用,处之怡然。惺参承其教泽,服膺已深,既禀具戒,并荷衣法。尝游荆州,以苦行导化,开如来、延庆、水月三寺,为丛社。复往宜昌创慈云寺,弘我法旨,四众归之。主持数年,退居万年寺。平昔严持戒德,虔诵《金刚经》。一日诏其徒,曰:“汝侍吾有年,能知《金刚经》之功德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乎?经云:‘一切诸佛及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吾行住坐卧,不离此经者,盖念人生难得,乐土难生。吾今年七十有六,不愿久溷尘浊,行将西归,与汝别矣。”因命徒众积柴于寺,叠累渐高,乃从容就之。向薪东西拜,登之说偈,曰:“当初不来,于今何去?慧镫不灭,灵台一炬。风扫枝头,月映潭底。众善护法,生死何异?”须叟火自内发,香烟结盖,上入霄汉。观者千数百人,莫不赞叹。收灵骨获舍利子七,塔于慈云寺前,时嘉庆戊寅秋七月既望也。
人物简介
维基
云麟(1789年—1855年),字翥青、兰舫,号梅痴,邱姓,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属内务府正黄旗汉姓满洲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嘉庆十五年顺天乡试中举,十九年(1814)登进士。历任山西平阳府知府、陕西孝义厅同知、汉中府知府、道光十三年(1833)西安府知府,甘肃宁夏道、兰州道、安肃道、镇迪道(驻迪化州巩宁城),道光二十七年擢甘肃按察使,署甘肃布政使。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初七(1848年7月7日),升任广西布政使,二十九年任陕西布政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病解职。咸丰五年(1855)卒于旅途。亲家镶白旗满洲、迪化直隶州(迪化府)知州彦佳氏成瑞(胞弟进士敬和)作长歌《途次潼关哭云兰舫》(载成瑞《薜荔山庄诗文稿》)。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谪戍伊犁,中途停留兰州,出兰州西关,答拜兰州道云麟,参观汇园(云麟之寓园),写道,“其地依山面河,有亭榭花木之胜”(据《林则徐在伊犁》、《林则徐集:日记》)。林则徐在兰州停留期间,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刘墉 (清朝)82岁行书手卷《杜甫诗十首》,在场欣赏的有镶红旗满洲、嘉庆十八年举人、陕甘总督纳音富察氏富呢扬阿(字艺林,号海帆,有现代版《陕甘总督任内奏稿》,2005;祖父湖广总督富明安)、甘肃布政使程德润(字玉樵)、兰州道云麟等,富呢扬阿代表大家在诗卷中作了书法题识。陕甘总督富呢扬阿在宴请林则徐时,展示了自己收藏的赵孟頫书写的《松江宝云寺记》墨迹本真迹(据《古西行记选注》,1987)。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七月,迪化直隶州(迪化府)知州、镶白旗满洲彦佳氏成瑞(胞弟进士敬和;成瑞的迪化州知州继任、镶黄旗满洲呢玛察氏舒通阿,与云麟系亲家)在乌鲁木齐为来访的云麟作诗“癸卯七月招诸友陪云兰舫观察宴集城东雷氏水榭”(载成瑞《薜荔山庄诗文稿》)。道光二十八年(1848)戊申2月19日,甘肃按察使云麟、甘肃总兵官索文(后任甘肃提督,其子索焕章原任乌鲁木齐绿营署理中军提标参将)奏请捐修乌鲁木齐城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1—1858 【介绍】: 清僧。浙江海宁人,俗姓姚,字六舟,又字秋楫,号万峰退叟、小绿天庵僧。出家于海昌白马庙。性喜金石,善鉴别古器碑版,阮元称之为“金石僧”。又善刷拓古铜器款识,时称绝技。兼精刻竹。行脚半天下,后主西湖净慈寺,与戴熙、何绍基交善。有《小绿天庵吟草》等。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达受,字六舟,又字秋楫,海宁人,本姓姚。白马寺僧。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圆镜,姓魏氏,梓潼人也。父曰芝梧,夙有善心,故镜生而聪慧,妙解天成。年六岁,舍入永利,度为沙弥,时道光初元也。苦志求学,酷嗜经义,六时梵呗,深契禅定。经论宏旨,俱能了澈。四方游侣,多相质證,皆悦怿以去。时庙宇颓败,常虞倾圯,镜乃劳勤自励,兼事耕耨,数年经营,集资千百,重修正殿,增葺两廊,绀文金相,焕然有赫。复以馀力置香田百馀亩,差供僧众。晚岁凿池寺后,约方十亩,栽种莲藕,春馀夏初,新荷出水,便饶幽胜,迨及花时,香风习习,扇于数里,四围芙蕖,亭亭玉立,菡萏初放,光映晓霞,的实将成,粉涵秋露。池上古柏苍翠,芳草芊芊,镜往来其间,自契禅悦,须发皤然,神明清朗,略无尘意。寂时寿已百有八岁,今徒众繁衍与莲花并盛。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正真,字达宗,别号西斋,湘潭人也。初出家时,随缘近邑,上礼衡岳,下泛长沙,既得具足,遂事游参。曾至高旻谒昭月贞,师参究谁字甚力,旋得法于国清宝林珍师,又受金陵神木瑞林禅师教乘源流。荐绅先生请主鹫峰古刹,至则颓坦坏井,老屋数椽,人所不能堪,而真处之晏然。未几,檀施日至。百废具兴,次弟建诸殿阁,金涂丹雘,一改昔观。复置良田数百顷,率众礼佛,日有恒课。凡有求请,无不切示。宰官臧获,一视平等,久之,皈依愈众,悉授以持名法门。遐迩缁白,蔼然慕化。姬传姚太史,淮树章观察,信愿方隆,宏护尤切。一日淮树邀真对榻,出其二妾令受以经,真曰:“夫受经之法,必须正几中庭,热香顶礼,而后敬谨授诵,恭严听领,盖法不可慢,心贵自虔。”观察悦服,方离榻致礼。而梁坠榻碎,由是畏之,率二妾同禀法戒,后舍二妾为尼,持心净土,颇称精进。未几,厌绝尘嚣,耽志幽隐,委院务于其徒脱凡,屏弃诸缘,专修净业,所著有净土偈若干首。道光元年正月九日,晨起与徒清谭,安养乐趣,貌和神陷,旋自讽诵。命脱凡领众食粥,及复至则已更新衣,双趺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