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东邻(東鄰)
(1).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 仲由 之菽,甘于东邻之牲。”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叶圣陶 《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
(2).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 西施 与东邻。” 五代 阎选 《浣溪沙》词:“ 刘 阮 信非仙洞客, 嫦娥 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3).亦作“ 东厸 ”。特指 殷 纣王 。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厸,古邻字也。”一本作“ 东邻 ”。
《國語辭典》:四邻(四鄰)  拼音:sì lín
1.前后左右的邻居。唐。杜甫〈无家别〉诗:「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老残游记》第一五回:「火起之时,四邻人等及河工夫役,都觅了水桶水盆之类,赶来救火。」
2.四方的邻国。《书经。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吴子。料敌》:「四邻之助,大国之援。」
3.辅佐天子的四位大臣,即四辅。《书经。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汉。孔安国。传:「四近前后左右之臣。」《礼记。文王世子》:「设四辅及三公。」唐。孔颖达。正义:「其四辅者,案《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
4.周围、四处。唐。裴度 夏日对雨诗:「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宋。苏轼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诗二首之一:「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漢語大詞典》:四辅(四輔)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 贾谊 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 秦 汉 间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 唐 开元 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 同 、 华 、 岐 、 蒲 四州。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 宋 崇宁 间所置四辅郡,以 颍昌府 为南辅, 襄邑县 为东辅, 郑州 为西辅, 澶州 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记·天官书:“犯四辅,辅臣诛。” 司马贞 索隐:“四辅,房四星也。房以辅心,故曰四辅。”
(4).星名。指东蕃四星。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亦曰四辅也。”
(5).星名。指极星旁的四星,亦称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去极星各四度。”
《國語辭典》:邻家(鄰家)  拼音:lín jiā
隔壁,居处相近的人家。《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邻家失火,令堂对天祝告,反风灭火,天下皆闻。」也作「邻居」。
《國語辭典》:西邻(西鄰)  拼音:xī lín
西边的邻居。《易经。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君子于征,爰聘西邻。」
《國語辭典》:卜邻(卜鄰)  拼音:bǔ lín
选择邻居。《左传。昭公三年》:「二三子先卜邻矣。」
《國語辭典》:乡邻(鄉鄰)  拼音:xiāng lín
同一乡里的人。《孟子。离娄下》:「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漢語大詞典》:结邻(結鄰)
结为邻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屡托余买屋 金陵 ,为结邻计。”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华夫人 赠一小奚奴曰 阿双 ,帮司炊爨,并订他年结邻之约。”
分類:邻居
《漢語大詞典》:邻好(鄰好)
亦作“隣好”。 睦邻友好。谓邻居或邻国相友善。北史·陆逞传:“初修隣好,盛选行人。” 唐 刘禹锡 《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吊祭》诗:“饰终邻好重,锡命礼容全。”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胡注失收考异》:“ 河阳赵克裕 望风送欵,请修邻好。”
《漢語大詞典》:旁舍
邻舍,邻居。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适从旁舍来, 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唐 杜甫 《夏日李公见访》诗:“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 宋 秦观 《田居》诗之四:“孤榜傍横塘,喧春起旁舍。”
《漢語大詞典》:善邻(善鄰)
跟邻国或邻居友好相处。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国语·晋语二:“夫固国者,在亲众而善邻。” 宋 文天祥 《刘定伯墓志铭》:“乡人有为芥蒂,君一语輒化,有不善,开譬之无以为望,和气薰浹,蒸然善邻。”
《漢語大詞典》:邻并(鄰並,鄰竝)
亦作“ 邻竝 ”。亦作“隣并”。邻居。 唐 贾岛 《题李凝幽居》诗:“閒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宋 秦观 《次韵公辟即席呈太虚》:“与君隣并共烟霞,乘兴时时过我家。” 明 张居正 《重游萧氏园亭》诗之二:“还期卜邻并,时共眄庭柯。” 清 张问陶 《己未四月二十一日自贾家胡同移寓横街作》诗:“家具惊邻竝,新书满后车。”
分類:邻居
《漢語大詞典》:李阳(李陽)
(1). 晋 王衍 妻 郭氏 , 贾后 之亲,借势妄为,性贪戾, 衍 不能禁。时有京师大侠 李阳 , 郭氏 素惮之。 衍 因借口谓 郭 曰:“非但我言卿不可, 李阳 亦谓不可。” 郭氏 方有所收敛。事见《晋书·王戎传》。后因以指悍妻所畏服的人。 宋 苏轼 《戏赠孙公素》诗:“不须戚戚如 冯衍 ,便与时时説 李阳 。” 王文诰 注:“ 孙公素 ……娶 程公 之女,性极妒悍,故云。”
(2). 晋 李阳 与 石勒 邻居,性猛好斗,早年为争麻池,曾与 石勒 迭相殴击。后 石勒 举事成,戏谓 李阳 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事见《晋书·石勒载记下》。后引以为斗殴的典实。 唐 韩愈 《斗鸡联句》:“毒手饱 李阳 ,神槌困 朱亥 。”
《國語辭典》:比舍  拼音:bì shè
邻舍。如:「闻比舍鸡鸣犬吠之声。」
《漢語大詞典》:傍舍
(1).他人的房舍。 唐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之二:“燕入非傍舍,鸥归祗故池。”
(2).指邻舍、邻居。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一:“术者望见之,大惊曰:‘此真贵人也!’ 起 笑曰:‘此吾傍舍 钱生 ,博徒尔。’”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唐 王洪义 贱时,求傍舍瓜不与。及为侍御史,乃腾言园有白兔,县为集众捕逐,畦蓏无遗。”
《國語辭典》:择邻(擇鄰)  拼音:zé lín
选择善良的邻里。《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嘉班妾之辞辇,伟孟母之择邻。」唐。白居易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國語辭典》:三迁(三遷)  拼音:sān qiān
1.多次的迁徙。清。黄遵宪〈潮州行〉:「一夕辄三迁,踪迹无定所。」
2.孟母为了孟子的教育,曾三次迁居的故事。参见「孟母择邻」条。后以此赞颂母亲的教养。宋。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
3.官职的变更。《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太史公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南史。卷二五。到彦之传》:「上又数游撝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